理学 >>> 天文学 >>> 空间天文学 >>>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中微子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298条 . 查询时间(1.055 秒)
近日,威海校区空间科学研究院陈耀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有关太阳约束耀斑双阶段演化过程的研究成果被美国天文学会(AAS)选为亮点工作,并以“Investigating Confined Solar Flares”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详见https://aasnova.org/2018/06/29/investigating-confined-solar-flares/)。报道指出,该项成果是第一次在双阶段...
暗物质是天文学家观测宇宙时发现的一种“暗”的物质。所谓“暗”的物质是指没有观测到这种物质任何的电磁辐射。我们知道,天文学家观测宇宙所通过的媒介是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如图1所示,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从波长最长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到波长比较短的紫外线、X射线和能量最高的γ射线。现代的天文观测仪器发展迅速,在各个波段都有非常强有力的观测仪器,然而,所有这些强大的天文仪器都没有观测到暗物质所发...
近日,东北大学理学院张鑫教授与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张珏博士合作,在宇宙遗迹中微子的引力结团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N单体模拟中发展了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重加权方法,使得只利用一次模拟即可得到不同中微子质量和相空间分布下的中微子密度轮廓,从而研究宇宙中最古老的中微子如何在银河系中结团。5月9日,该项成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这是中国高校科...
X射线成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普通便携式X射线管到实验室台面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源,再到大型同步辐射以及自由电子激光,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将X射线的脉宽、源尺寸、亮度等参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有的成像方式如透视成像和相衬成像等,其本质都是通过累计光子信号以达到一定的图像衬度,因此高剂量导致的辐射伤害始终不可避免,在人体影像学上甚至有诱发癌...
X射线成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普通便携式X射线管到实验室台面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源,再到大型同步辐射以及自由电子激光,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将X射线的脉宽、源尺寸、亮度等参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有的成像方式如透视成像和相衬成像等,其本质都是通过累计光子信号以达到一定的图像衬度,因此高剂量导致的辐射伤害始终不可避免,在人体影像学上甚至有诱发癌...
X射线成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普通便携式X射线管到实验室台面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源,再到大型同步辐射以及自由电子激光,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将X射线的脉宽、源尺寸、亮度等参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有的成像方式如透视成像和相衬成像等,其本质都是通过累计光子信号以达到一定的图像衬度,因此高剂量导致的辐射伤害始终不可避免,在人体影像学上甚至有诱发癌...
最近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张彬彬副教授、戴子高教授课题组在引力波事件及伽玛射线暴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和《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朱俐颖研究员负责的“X射线双星及相关天体研究创新交叉团队”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团队项目,其团队成员由云南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和云南天文台的青年科学家组成。X射线双星是产生宇宙中X射线辐射等极端高能天体物理过程的场所,极端条件下的天体物理过程与现象的研究是中科院“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培育方向之一。团队将依托于院校观测平台,围绕X射线双星及相关天体进行观测,研究X...
自2000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先后立项进行研究,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的概念,从而推动了中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睿教授等人在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观测到磁绳结构在爆发中形成的详细过程,并揭示其内部磁场的扭缠分布。相关成果以“Buildup of a Highly Twisted Magnetic Flux Rope during a Solar Eruption”为题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刘睿教授为论文的通讯...
2017年11月6日,应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副研究员童明雷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访问国家授时中心,作了题为“极端质量比双星和低频引力波天文学”的学术报告,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2017年10月13日,紫金山天文台第二十八期青年论坛召开。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鑫教授介绍地球空间中哨声波。陶鑫教授在空间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做出了很多重要的工作。
2017年6月1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论文《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流强和能谱的演化》在《物理评论快报》上正式发表,编辑部同时在《物理》上配发法国科学家Muriel Fallot的观点文章《弄清反中微子反常》予以解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