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相关记录27213条 . 查询时间(2.375 秒)
2024年04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团队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Brain endothelial GSDMD activation mediates inflammatory BBB breakdow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炎症发生时,LPS通过激活脑内皮细胞中的caspase-4/11-GSDMD信号通路,导致血脑屏障的炎症性破坏。...
2024年4月1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尚庆森副教授应邀参加“山海知微”前沿讲座,并作了题为“基于肠道菌群研究天然多糖的代谢和药理学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近日,根据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评选表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国科发才〔2023〕202号),经各地、各相关部门逐级推荐和评选,秦岭国家植物园科普中心入选“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菊科(Asteraceae)亚菊属(Ajania Poljakov)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荒漠和半荒漠区域,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该属的分类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其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青藏高原植物适应与进化研究团队利用质体基因组和转录间隔区序列重建亚菊属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应用多种数据集验证了亚菊属和栎叶亚菊属(Phaeostigma Muldashev...
近日,iHuman研究所周宁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onjunctive encoding of exploratory intentions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in the hippocampus”的研究论文,结合自由活动小鼠行为学范式和微小显微镜活体钙成像技术,发现了一组新的海马神经元群体可以同时编码空间信...
2024年4月19日,《自然》杂志子刊《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与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和巴西国家博物馆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了中国新疆、辽宁等地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翼龙头骨化石,获取了头部内部较清晰的骨骼接触关系,重新认识了翼龙研究中长期以来固有的腭区骨骼结构特征,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翼龙腭区骨...
化合物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分子生态学研究组聚焦于研究植物在种子阶段使用的各种信息化合物。该研究组曾报道种子可以感受野火烟气中的丁香醛,并受其刺激而启动种子萌发,从而在野火之后迅速实现种群更新(Cao et al.,2022;Cao et al,2023;许宏力等,2024)。近期,种子分子生态学研究组又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合作伙伴发现水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2024年4月13日,华南师范大学束文圣教授受邀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微生物组与病毒组技术前沿”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微生物组与病毒组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未来趋势。该报告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创新系列讲座2024年第5期。
2024年4月13日至17日,值西双版纳州傣历1386年泼水节,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第十一届兰展期间,环境教育中心面向入园游客开展趣闯“兰”关 · 共绘“兰”图系列科普活动,旨在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有趣的游戏闯关形式,深入了解兰花迷人的结构,欣赏兰花的多样性之美,理解兰花的进化之谜。
2024年4月15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Finn Werner教授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佘群新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作了以“A holi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Archaea(从整体水平对古菌中基因表达特征的研究)”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佘群新教授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玉龙教授、冯旭研究员、冀世奇副教授...
二氧化碳(CO2)作为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浓度增加已深刻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氮循环是由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壤生产力的维持、环境保护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大气CO2浓度升高会通过改变植物-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因此,评估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对CO2(e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对于制定特定的...
作为冰期动物的典型代表之一,古老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曾在更新世晚期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然而,东亚地区被视为披毛犀的起源地和演化中心,几乎是探索披毛犀属在不同时期和地区古生态变化的唯一机会。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披毛犀,生活于上新世青藏高原南部的札达盆地。随后演化为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
猎豹为猫科动物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分支,其为追求高速奔跑捕猎而放弃了力量,体现在头部较小,犬牙很小,四肢修长,爪子粗钝不可完全收缩。如此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得早年的学者大多把猎豹列为猫科中一个单独的亚科。但后来分子生物学证明猎豹实则属于猫族中的一员,和美洲的山狮,细腰猫组成一个支系。这说明猎豹的特化是相对近期的事件。现在猎豹主要分布于非洲,少数分布在亚洲西南部,而地质历史时期猎豹曾经广布于欧亚大陆。猎豹...
南京大学张辰宇、陈熹、王延博和方雷领导的合作研究团队揭示了一个重大发现:年轻小鼠血液中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具有显著延长寿命、恢复整体生理功能以及逆转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的能力。
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MK)是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血细胞,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以及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血小板输注完全依赖于健康供者捐献,随着血小板输注需求量的增加,供者来源短缺,血小板难以在体外长期保存,血小板的输注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而巨核细胞的多倍体化对于血小板产生非常重要,是高效生成功能性血小板的重要保障。因此解析巨核细胞多倍体化调控机制对于突破血小板再生技术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