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106-112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色金属冶金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2.333 秒)
我院“高性能锡铜无铅电子钎料系列产品研究”项目于2004年6月16日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的鉴定。   本项目属于高新技术新材料领域,目的是研发具有或接近锡铅焊料机械及焊接性能,同时性价比优良的无铅电子钎料。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院研制的“高性能锡铜无铅电子钎料系列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技术指标与“Sn-3.5Ag”无铅钎料相当、部分相同,同时具有更低廉的价格,并且对设备和助焊剂的适应性...
2007年1月10日上午,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南大学共同承担的“老挝占巴塞(Champasak)省帕克松(Paksong)地区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成果是优秀的资源潜力评价报告,具有重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为我国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实现与老挝的矿业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议进一步加强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研究。
2006年12月26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南大学组织召开国家标准审定会议,由中南大学“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主持制订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活性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审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是国内首次制定,在国际上尚无相应的标准,同时也是市场所迫切需要的。
中南大学科技处2006年7月12日报道 据教育部教计函[2006]30号文件“教育部关于2006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中南大学2006年申报的两个中心——“有色冶金自动化”和“先进电池材料”均获得批准,这两个中心分别依托于信息学院和冶金学院。
中国工业报2005年12月13日讯 攀枝花钢铁公司钢研院日前称,正在加紧筹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电解提取金属钛试验线。这标志着由攀钢集团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金属钛新型提取技术研究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据了解,目前攀枝花地区钛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二氧化钛储量占全国90%以上,但金属钛的生产几乎为零。
2005年9月19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谢水生教授访问东北大学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访问期间,谢水生教授作了关于“铝合金应用及半固态加工技术”的专题学术报告,深受实验室师生的欢迎。
2004年11月26日,以曾苏民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一行6人,对依托中南大学建设的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据悉,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于2001年,现有正高职称人员13名,副高职称人员40名;有7个研发基地和1个产业化基地。建设期间,已投入1263万元购置相关实验设备和进行技术开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