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雷达工程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雷达工程相关记录125条 . 查询时间(2.724 秒)
2020年7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名单,陈伯孝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基于地形匹配的数字阵列米波雷达超分辨测高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针对现有解相干的超分辨算法在低仰角不能测高的实际问题,专利“基于地形匹配的数字阵列米波雷达超分辨测高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匹配的数字阵列米波雷达超分辨测高方法,将雷达阵地海拔参数和合成导向矢量引入超分辨测高中,提高了测高精度,可用于目标跟踪...
近日,佳木斯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数据与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 Dual Auroral Radar Network, SuperDARN)实现数据交换。SuperDARN是一个高频雷达国际合作组织。该组织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包括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南非10个国家的30余部高频相干散射雷达。它通过国际数据共享,实现中高纬...
2019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日本横滨举办的第39届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EEE IGARSS 2019)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毛二可院士、龙腾教授创新团队荣获两项大奖。刘飞峰副教授(第一作者)、刘泉华副教授(通讯作者)及其学生范学祯、张天的论文《基于导航卫星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形变反演:算法与可行性研究》(GNSS-Based SAR Interferometry fo...
2019年3月14日上午,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和信息与电子学院共同主办的北理工“百家大讲堂”(第170期)在中关村校区信息科学实验楼902会议室举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IEEE Fellow、卡尔加里大学教授Gérard Lachapelle应邀作题为《Navigation in GNSS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
我校电子信息学院万显荣教授主持的重点项目“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日前结题验收,并获评优秀。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工作取得突出进展,全面完成项目计划,同意通过结题验收。十年来,万显荣团队围绕外辐射源雷达开展了基础性、系统性的创新研究,建立了该新体制雷达信息获取的理论体系,突破了复杂环境下目标探测的系列关键技术,先后在全国十余地开展30余次外场实验,验证了各频段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有效性和实...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倪文俭带领团队,研发出具备较好地形适应能力的新的大光斑激光雷达波形指数。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常规激光雷达波形指数以林下地面回波波峰位置作为参考来定义,当地形坡度较大或森林密度较高导致地面回波波峰非常微弱时,常规激光雷达波形指数的提取会遇到困难。森林遥感团队将激光雷达脚印内的地形简化...
近日,中科院测地所十三五“123”规划重点培育方向“大地测量精密探测新理论与新技术”江利明研究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林珲教授等合作,在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地表形变高效精密反演方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香港填海区不均匀地面沉降监测方面得到验证。相关成果在遥感领域国际期刊Remote Sensing上发表,论文题目为Monitoring Coastal Reclamation Sub...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2018年9月26日,张锡祥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副校长韩端锋出席聘任仪式,并为其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张锡祥院士是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长期从事电子对抗设备研制工作,自行设计并研制了六种电子对抗产品,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国家“863十五周年纪念”个人...
2018年8月IEEE宇航与电子学会公布了新一届雷达系统专委会委员名单,我校信息与电子学院杨小鹏教授再次当选。杨小鹏教授于2015年第一次当选,今年获得连任,任期3年(2018年-2021年),是目前雷达系统专委会中唯一亚洲委员,并是为数不多获得连任的委员。杨小鹏,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雷达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学院教代会主席团成员,IEEE Radar Panel...
航天科工203所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绝对相位噪声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采用有色噪声源,解决相位噪声近载频溯源问题,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通过与国外权威机构进行比对验证,该标准将目前国内的验证不确定度测量水平提升了三倍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窦贤康课题组夏海云与潘建伟课题组张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双频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采用最精简的光学结构实现了系统最高稳定性,提高了测风激光雷达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更适合机载、星载平台运行。研究成果发表在《光学学报》上。9月6日,美国光学协会(OSA)、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官方网站以“新闻发布(News Release)”形式,首次对我国激光雷达研究进...
2017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张朝阳教授与北京邮电大学冯志勇教授应邀莅临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流访学,并分别做了题为“rateless multiple acess”和“面向计算与通信结合的无线网络”的专题学术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启晖,徐大专教授、虞湘滨教授、雷磊教授等出席报告会。学院二系副主任张小飞教授主持报告会。在报告中,张朝阳教授深入探讨了针对大规模接入环境提出的无率...
2017年6月16至18日,第二届无线电探测与信息获取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我校召开。该论坛是我校201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进一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培养质量。会议特邀两院院士李德仁作报告。他以《PNTRC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系统》为题,就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等跨学科融合问题展开论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陶然教授作了题为《分数与信号处理及其应...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网站2017年6月12日披露,该所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微波光子雷达样机,并通过外场非合作目标成像测试,获得国内第一幅微波光子雷达成像图样,在图像分辨率上比国际水平高出一个数量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