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处理 >>> 给水处理 水处理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处理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2.228 秒)
高效、低耗、自清洁、可连续运行的DEP水处理分离膜元件和以DEP(介电电泳)水处理分离膜元件为核心技术的水处理工艺装置,日前由天一集团所属的内蒙古天一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实现规模化投产。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水污染事件层出不穷,饮用水安全问题备受关注。6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将解决流域水体污染及饮用水安全问题提上日程。
2013年4月15日上午,由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包括我校、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7家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市政学院三楼会议室签署协议,宣告广东水处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 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校长助理安实等出席签约仪式。
2012年7月25日收悉,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等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基于植被措施下的喀斯特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280291.6)。
2012年7月3日,作为2012年新加坡国际水周重要内容的2012年国际水协会(IWA)项目创新奖(东亚和亚太地区)颁奖典礼在新加坡举行。我校市政学院韩洪军教授团队凭借研究成果“煤气化废水投加甲醇的厌氧共代谢技术项目”获得应用研究领域项目创新奖。
由绿家园主办的“饮水安全”专家与媒体对话会日前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已颁布5年之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强制执行的问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应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邀请,美国工程院院士John Crittenden教授于6月19日来访四川大学,并受聘为我四川大学誉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在望江行政楼三楼贵宾厅会见了John Crittenden教授一行,并为Crittenden 教授颁发名誉教授聘书。四川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建筑与环境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受聘仪式。
马铃薯淀粉是人们常吃常用的食品原料,但其加工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废水却令人头疼。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日前在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由该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材料与农业工程课题组承担的相关项目最近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据了解,每年9月至10月是我国北方马铃薯收获和加工的高峰期。马铃薯淀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最主要的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水浓...
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与检测,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重金属离子以多种形态存在于饮用水中,只要微量浓度即产生毒性效应,且具有持续性和放大作用。因而,发展高效去除和检测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技术至关重要。
国际水协会主席大卫•加曼博士近日访问河海大学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会见了大卫•加曼主席,并就水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进行了会谈。访问期间,大卫•加曼主席参观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了题为《水管理和创新——水的未来方向》的学术报告;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态与水环境研究方向带头人、环境学...
在近日由清华大学环境系、中国水网等单位主办的环境讲坛上,专家提出,碱性水并不等于健康水,没有医学证据证明碱性水对人体有益。近来,有些矿泉水厂家宣称自己的矿泉水是弱碱性的,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有些商家说自己开发的杯子可以制造碱性水,清除人体内酸性废物;有些商家甚至宣称碱性水能起到降血糖、降血压、抗疲劳、抗氧化的作用。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任海研究员等人承担的科技专项——“用于生活污水净化的人工湿地植物配置”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鉴定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标志着人工湿地植物可望成为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新生力量。
由中日双方共同签属的“太湖水环境修复示范项目”下的“污水处理装置性能评价实验室”于2006年11月8日在我院落成并举行了剪彩仪式。 国家环保总局国际合作司徐庆华司长、科技部中日技术合作事务中心李勇生主任、中国环科院孟伟院长、日本驻华公使西宫伸一先生、日本驻华使馆一秘染野宪治先生、日本国际协力机构驻中国事务所所长川口晋先生等出席仪式。 参加剪彩仪式的还有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国际司的有关领导,中国...
李圭白院士受聘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水处理  污染       2006/12/14
河海大学于2006年12月12日举行仪式,正式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为河海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圭白院士是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水处理专家,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发的接触催化除铁工艺和曝气接触氧化除锰工艺,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海大学新闻网2006年11月30日讯:为加强饮用水安全方面的研究,河海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于日前成立。河海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前沿科技为导向,确定了四个主要研究方向:水源水量保证与自然灾害应对;水源污染控制与防污应急;微污染源水饮用水水质安全与输配水稳定性;城乡区域供水及农村供水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