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防洪工程 >>> 防洪 防汛 防凌 防洪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防洪工程相关记录62条 . 查询时间(2.37 秒)
2006年9月12日,由发展战略处承担的《海河流域蓄滞洪区社会管理研究》在北京通过了由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最终评审。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部政策法规司、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国家防总办公室、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学会水法研究会和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
2006年9月7日,水利部“948”项目管理办公室在长春市组织召开了水利部“948”引进项目《湿地防洪减灾技术引进及在嫩江中下游及三江平原地区的应用》验收会。该项目由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和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共同承担。
2006年6月16日,国家防办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承担的“全国三维电子江河系统”项目成果验收会。会议由国家防办刘玉忠处长主持,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副主任程殿龙、总工李坤刚和有关处处长、七大流域防办主任,以及中国水科院院长匡尚富、防洪减灾所副所长丁留谦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项目验收专家组,由国家防办和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等七个流域...
2006年6月2日,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在武汉组织召开《长江防洪调度系统建设方案》专家评审会。国家防办,水利部项目办,武汉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委总工办、江务局、长江科学院、网信中心、长江设计院以及建设方案编制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24人参加了评审会。
2006年6月5日,由黄委副主任、黄河防总办公室副主任苏茂林带队的黄河防总汛前检查组,对濮阳市黄河防汛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截至2006年6月1日,三门峡枢纽局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向临战状态平稳过渡,三门峡和故县两枢纽正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战大洪水。
2006年5月23日上午,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在三峡坝区召开专门会议,正式通过三期工程上游基坑进水前验收鉴定书,认为三峡大坝已具备全线挡水条件,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可按预定计划爆破拆除。
2006年5月22日至26日,水利部信息中心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六个信息化部门组成的水利通信检查组,对黄委通信汛前准备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
积极服务社会,实现合作共赢,2005年6月23日下午,江西省水利厅与南昌大学厅校合作签约暨“防汛信息系统实验室”授牌仪式在省水利厅举行。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副厅长朱来友,校党委书记、校长周文斌,副校长刘三秋及双方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
2005年5月9日至11日,张长宽校长率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赴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进行工作访问。期间,与海委邓坚主任、任宪韶付主任等就河海大学如何发挥学校综合优势,全面参与海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防汛工程、水环境治理、水利信息现代化等科研合作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两天的交流和沟通,根据海委事业发展需要以及河海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资源优势,双方在共同遵守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章程...
2003—2004年由英国科学技术办公室主持完成的“未来洪水前瞻研究”项目对英国未来100年内所面临的洪水与海岸侵蚀风险做出了情景分析,为政府核心管理层制订长远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应科技部邀请,英方“未来洪水前瞻研究”课题组的7位专家于2005年3月16日来我国访问,2005年3月17日在英国大使馆科技参赞Robin Porter先生的陪同下,英国专家组一行来我院防洪减灾所进行学术访问交流。科...
新华网南昌2005年1月2日电 目前我国正在鄱阳湖区构筑一张防汛预警网络,通过文字、图像甚至语音信息的实时互动传输,防汛人员可对紧急汛情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置,可极大提高湖区洪涝灾害的预警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2004年11月24日正式启动,该工程由斧子口水库、小溶江水库、川江水库3个工程组成,总投资估算17.98亿元。三个水库的补水可使漓江在枯水期流量达到60立方米/秒,一举改变了桂林漓江枯水期的通航条件。
今天从水利部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6万多公里;兴修各类水库8.5万多座,其中大型水库423座;开辟重要蓄滞洪区97处,增加灌溉面积8亿亩,初步形成统一的防汛抗旱体系。近50年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流域都先后发生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的洪水量级达到或超过本世纪前50年发生过的洪水,同时还出现了多次严重的干旱。但我国粮食总产仍达到5000亿公斤的水平,并先后战胜了...
从水利部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6万多公里;兴修各类水库8.5万多座,其中大型水库423座;开辟重要蓄滞洪区97处,增加灌溉面积8亿亩,初步形成统一的防汛抗旱体系。 近50年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流域都先后发生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的洪水量级达到或超过本世纪前50年发生过的洪水,同时还出现了多次严重的干旱。但我国粮食总产仍达到500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