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安全科学技术 >>>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灾害物理学 灾害化学 灾害学 灾害毒理学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2.102 秒)
中国自然资源报:成都地调中心开展地灾群专结合监测预警
2020年夏季(6-7月)长江流域遭遇了超强梅雨降水,造成了自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值得注意的是,梅雨期长江流域的降水呈现出全流域偏多的特征。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关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形成机制,而对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异常的成因关注较少。
2022年1月25日,由成都山地所研发的边坡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警四川峨汉高速(在建)一起边坡灾害。
近日,精密测量院地球精细地震结构科研团队在利用城市现有通讯光缆开展快速余震监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将城市现有通讯光缆快速转换为超密集地震监测台网的方法,大幅度降低了余震监测网的布设时间和成本,显著提高了城市直下型地震的监测能力,为震后快速响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2021年12月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生物灾害防治装备”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林业大学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一级巡视员厉建祝,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长韦剑,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金池出席会议,13家科研院所和24家企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代表等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科技处副处长蒋雪松主持。
近日,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牵头的“采动诱发上覆富水松散层涌溃灾害机理与防控技术”和“近松散含水层采动涌水溃砂致灾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项目,分别荣获第二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推动监测预警实验取得实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月28日—5月16日,成都地调中心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开展联合行动,遵循“市州全覆盖、项目全覆盖、灾种全覆盖、单位全覆盖”的原则,累计开展野外调研指导284人天,圆满完成2021年四川省3800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调研指导工作。
2021年5月1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农业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共同完成的“山洪易发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2021年5月8日,四川省金阳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朱建才一行到访我中心,双方就地质调查成果服务金阳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优势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支撑乡村振兴等进行了研讨交流。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胡时友代表中心向金阳县人民政府移交了自2016-2018年地质调查成果。
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等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受邀委派专家为重庆市38个区县的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风险评价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提供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知识培训。培训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形势和要求(为什么做?)、实施细则和要点(做什么?)、风险评价实例分析(怎么做?)、系列图件编制要求(怎么表达?)、风险管控措施对策(怎么落地?)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深入交流了野外调查、风险评价、成果表达等难点问...
2021年3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地震局了解到,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杂志《灾害学》入编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灾害学》继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2017年版之后,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这项荣誉的获得,离不开主办单位、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编委会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的热心帮助,更离不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信任、关心和支持。此项荣誉的获得...
2021年2月28日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事故灾害次生衍生与多灾种耦合致灾机理与规律”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合肥顺利召开,评审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范维澄院士、副组长西安交通大学邱爱慈院士以及评审专家组成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爱民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刘连光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教授、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邓军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周福宝教授、中...
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台风“黑格比”、新疆伽师6.4级地震等灾害在列。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关大博教授研究组构建了耦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环境效益分析系统和经济评估模型的灾害足迹模型,系统评估了2018年加州山火的灾害足迹,包括被摧毁和损坏的物质资本的价值、与空气污染暴露相关的健康成本,以及这些直接损失在区域级和国家级供应链网络中造成的间接损失。研究结果揭示了山火灾害的损失构成及损失的传导机制,为山火灾害的管理提供了关键信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