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组织胚胎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体组织胚胎学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1.031 秒)
日前,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鑫华团队在蛋白糖Heparan sulfate与内质网相关蛋白EMC3参与调控小鼠肺早期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先后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Genetics)以及《临床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后者还作为当期杂...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李伟、周琪研究组合作,通过在Primed状态人类胚胎干细胞中过表达抗凋亡基因BCL2及BCL2L1,并在小鼠四细胞发育时期进行胚胎注射,获得了Primed状态人胚胎干细胞嵌合的人-鼠异种嵌合小鼠胚胎,并证明其同时具有胚内、胚外组织的嵌合能力。此项工作将为开展人类胚胎干细胞异种嵌合研究,并最终获得能够移植的人类器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017年10月5日,《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与九位国际知名学者联合署名的论述文章。文章综述了科学界通过组织人类基因编辑委员会和国际学术峰会,对人类基因编辑尤其是可遗传的胚胎基因编辑的详细指导意见,并阐述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对胚胎发育等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以及国际学术合作对潜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院王炜教授、曹毅教授研究团队在生物分子力学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受镁离子调控的具有力学各向异性的RNA三通(Three-way junction)结构,相关结果以“Mg2+-Dependent High Mechanical Anisotropy of Three-Way-Junction pRNA as Revealed by Single-Molecule Force Spe...
2017年7月27日至30日,第25届国际形态学大会(ISMS)暨中国解剖学会第33届(2017年)学术年会举行,会议期间评选出第三届”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5位获奖者,我校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杨姝副教授获此殊荣奖。杨姝,1981年生,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2010年入职首都医科大学,现为组织学与胚胎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和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发生发展机制,作为项目负责...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春晖计划)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侨联、英国陕西同乡会协办的“英国华人高级学者团陕西交流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站的学术交流会于7月15日在长安校区数字化大楼第五会议室举行。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傅莉、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富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富平、理学院副院长张秋禹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促进在英华人高级学者与陕西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陕西高校快速发展...
2017年6月1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纪家葵课题组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题为 《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为卵泡样细胞》( “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nto ovarian follicle-like cell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人胚胎干细胞(hum...
“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来自中国郑州的外科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在帕金森病人的头骨上钻孔,然后在大脑中注入大约400万个由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出的未成熟神经元(注:即神经前体细胞,可成为多巴胺神经元)。”5月31日,《自然》杂志的一篇报道描绘了这样的场景。这一场景起源4月11日,适逢第二十一个世界帕金森日,中国宣布国内正式备案的首批两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在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启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2017年4月2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教授团队与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团队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此研究成果是该团队围绕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机制开展的系列研究最新进展。在全球范围,人类生育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不孕不育率超过10%,预计有2000多万夫妻承受着不孕不育的痛苦。现代的辅助生殖技术帮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成功获得健康的后代,但即使经最先进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刘见桥主任2017年3月16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课题组首次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6个可移植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成功修复了其中3个胚胎内的遗传变异。新研究不仅推翻了之前CRISPR技术不能有效编辑人类胚胎的结论,更让人类向“设计”出不会患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婴儿迈出重要一步。
日前,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化学学院李越湘(“能源”类榜单)、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闵卫平(“医学”类榜单)、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阮榕生(“农业和生物科学”类榜单)教授入选。在2014、2015年度,李越湘、闵卫平和阮榕生三人亦入选该榜单。“2016年中国高被引...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郑萍课题组与中科院马普计算所韩敬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了 非人灵长类动物(如猕猴)较小鼠更适合于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机制。该成果在线发表《基因组研究》。
由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凋亡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洪登礼和陈国强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汤燕静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成果揭示了胚胎造血调控因子FEV的表达可以指示出生前起源的白血病,该成果于2016年12月9日以“Expression of the fetal hematopoiesis regulator FEV indicates le...
2016年6月15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颉伟研究组在《自然》以长文形式报道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染色质动态调控图谱。在生命起始时期,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启动了一系列剧烈的染色体重编程事件。这种重编程能够帮助介导基因组转录的重新启动,塑造崭新的全能性胚胎,并为之后的胚胎发育和组织分化奠定基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受精卵的染色体到底是如何动态变化的,染色质的重编程又是如何协助胚胎特异基因激活这两个问题一直是未解...
美国科学院院刊近日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小鼠的体外受精(IVF)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IVF培养体系,解决了IVF性别失衡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