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化学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化学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2.406 秒)
2024年4月2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植物所副所长冯晓娟研究员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绿博讲坛】第293期:施氮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应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邀请,德国哥廷根大学Yakov Kuzyakov教授将于2023年10月28-30日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组联合培养硕士生张卓婷(已毕业)等人在庞学勇研究员和赵春章教授联合指导下,选取川西亚高山次生演替过程中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的完整演替序列,采用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亚高山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不同磷组分含量,揭示土壤Hedley磷库的变化,结合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等,阐明西南亚高山次生演替中土壤磷组分动态及影响机制。结果发现:...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土壤固碳培肥调控机制的理解,为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2022年11月7日上午,应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研究员在海南大学生态文明大讲堂作了题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冻土融化的响应”的线上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生态与环境学院胡中民教授主持,来自全校的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祁阳红壤实验站揭示了不同培肥措施下外源有机碳调控土壤大团聚体中钾素的分配机制。该研究对于指导红壤钾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和耕作研究(Soil & Tillage Research)》上。
每年有大量的二氧化碳(CO2)从土壤中释放,主要来源于凋落物和土壤碳(C)的分解。养分有效性,尤其是氮(N)和磷(P)在凋落物和土壤碳分解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研究中只单独探究土壤碳矿化或凋落物分解,在长期施肥条件下同时探究这两者的碳释放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因此,了解其潜在机制对于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化学氧化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有效手段。高铁酸盐是一种多功能氧化剂,在氧化、吸附、沉淀、混凝、消毒杀菌等过程中具有十分高效的作用,且其本身还原产物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高铁酸盐作为绿色高效的化学氧化剂在水处理中备受关注。然而,在土壤及底泥等环境,高铁酸盐对有机污染物是否具有高效氧化降解能力还不清楚。矿物是土壤和底泥等的主要成分,影响土壤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是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固定界面。了解矿物界面高铁...
水稻是全球约一半人的主食,也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稻田上覆水在自然光照下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污染物的转化,然而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
微/纳塑料污染具有潜在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是目前高度关注的全球环境科学热点前沿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团队前期研究已证实亚微米甚至微米级塑料颗粒均可在农作物、蔬菜中吸收、积累和转运,并发现了植物吸收微/纳塑料颗粒的通道和机制(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0, 3: 929-937)。相关成果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小粒径微/纳塑料和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