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保护学相关记录217条 . 查询时间(1.37 秒)
2024年5月14日中午,第48期“植研问道”科研进展交流会在植保楼B103举办,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赖道万副教授以“植物与真菌互作的次生代谢生物学研究”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会议由张灿老师主持,到场师生共计三十余人。
2024年5月13日上午,第94期创新沙龙“Social Impact of Plant Diseases”主题分享会在植保楼2060A会议室举行。本次分享会的嘉宾是缅因大学食品与农业学院的郝建军副教授,此次郝建军副教授通过马铃薯土传病害的例子,分享了植物病害带来的社会影响,共三十余名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组利用茶-大叶千斤拔生态复合茶园,通过连续三年的田间调查,研究大叶千斤拔作为诱集植物对茶蚜-蚂蚁-天敌食物网,茶叶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间作大叶千斤拔能够诱集茶蚜,吸引蚂蚁和天敌等跟随转移,提高茶园蚜虫-蚂蚁-天敌食物网的复杂性。诱集植物通过级联效应不仅显著提高了天敌数量(31倍),并且增加了天敌的物种丰富度(57%)。...
近日,专家组在江西省安福县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的高产高油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中油909”进行田间评价,结果显示根肿病发病率仅为2%,比当地品种发病率低86%,理论亩产210.9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抗根肿病性强,兼抗菌核病,丰产性好,将有力促进根肿病区油菜产业的发展。
重金属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过量的重金属会抑制植物基本的生理活动,破坏代谢过程,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植物自身能通过由许多小分子物质或蛋白参与的螯合、抗氧化和区室化作用等解毒过程来应对重金属,从中发掘的一些重要的代谢物可以外用来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
植物保护高端讲坛(陈剑平教授)。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大豆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历经近30年努力,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目前该基因的相关知识产权已申请多国发明专利。
2024年4月22至23日,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校长、教授Sujeewa Amarasena一行5人访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并座谈交流。
2024年4月13日下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李春杰教授受邀到学院访问交流并作客“草苑讲坛”。草业科技学院、玉米所等院所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院长黄琳凯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组研究揭示了低温增强植物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证实了低温信号级联反应的核心转录因子ICE1(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 1)对于拟南芥在低温(4℃)条件下对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的免疫应答必不可少。机理研究发现,ICE1与SA受体NPR...
The role of plant hormones in host defense to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报告题目:Allelic variation in the Arabidopsis TNL CHS3/CSA1 immune receptor pair reveals distinct regulatory and oligomerization modes。报告人:杨郁博士。主持人:孟祥宗,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万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
近日,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常青以并列第一作者在SCI期刊Horticulturae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and Direct Identification of Ditylenchus destructor and D. dipsaci in Soil and Plant Tissues Using a Species-Specific PCR Assay”的研究论文。
2024年4月6日,国际著名植物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讲席教授栾升教授到访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交流指导工作并作学术报告,50多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白明义教授主持。
2024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王文广工程师、郗厚诚工程师、姜立举工程师、陶志文与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张金国高级工程师、杨啟祥高级工程师和韦祖瑞在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马家岗保护站原生境联合开展了古林箐秋海棠的野外回归工作,建立了古林箐秋海棠回归基地。本次野外回归的古林箐秋海棠共计240株,包括4个野外居群。今后将分批次继续开展古林箐秋海棠的野外回归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