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药化学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3.62 秒)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黄诚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曹禹课题组和上海科技大学朱焕乎课题组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Pregnane X receptor agonist nomilin extends lifespan and healthspan in preclinical models through detoxification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
近日,创新中药研究院冯陈国团队在中药及临床样品中内源性胺类化合物的分析难题方面取得研究进展,成果Analysis of the Amine Submetabolome Using Novel Isotope-Coded Pyrylium Salt Derivatization and LC-MS: Herbs and Cancer Tissues as Cases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分析...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黎炜团队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周经纬教授团队,利用多技术平台联合分析结合揭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王顺春课题组在化学一区TOP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发表揭示中药果胶多糖在降血糖方面构效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impact of the methyl esters of homogalacturonan on cellular uptake dependent hypoglycemic activity in IR-HepG2 cells,...
炒甘草,由甘草清炒制成,与甘草功效不同,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目前甘草在国内的主产地位于中国西北部,其质量易受产地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不同,但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及产地的多样性,目前少见对不同产地炒甘草的差异性分析的报道。
碳苷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也是多种常用中药的药效成分。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构建C -糖苷键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碳糖基转移酶(CGT)是催化形成C -糖苷键的生物合成关键酶,具有绿色、高效、选择性强等特点。然而,由于基因同源性低等原因,目前从植物发现的CGT报道较少,对中药来源植物的研究更少。近期,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敏/乔雪课题组为了解析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植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发现了中药草果具有新型降糖活性成分,不但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还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须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陈纪军研究员介绍说。
传统民间药用植物野扇花别名“胃友”、“三两银”,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活性广泛。近年来,因其细胞毒活性和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关于野扇花的化学成分研究仍然较少,为进一步拓展野扇花的发展与应用,了解其化学成分组成与药用活性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2019年1月11日,2018中华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领衔项目“斡旋三焦法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我校谢燕研究员领衔项目“含黄酮类活性成分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与推广应用”、曙光医院高月求教授领衔项目“补肾健脾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创新和临床实践”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予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中医药领域共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我会推荐的“银杏二萜内酯强效应组合物的发明及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近日,我校创新中药研究院牵头申报的“基于点击化学的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立项。该项目是上海市科委首次在中医药领域内布局的重大项目,也是我校首次获得市科委重大项目资助。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林国强牵头,联合上海有机所研究员董佳家团队,开展点击化学在创新中药研发和新药发现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9月27日上午,应药学院邀请,暨南大学吴宝剑教授在药学院二楼会议室作了题为“中药酚性成分代谢与生物利用度”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药学院院长李钦教授主持,药学院及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的5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中,吴宝剑教授围绕中药酚性成分的代谢与调控展开,介绍了中药酚性成分的代谢特性及存在的科学问题。他介绍,该成分易于发生II相代谢,外排转运体(MRP及BCRP)介导代谢...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春晖计划)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侨联、英国陕西同乡会协办的“英国华人高级学者团陕西交流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站的学术交流会于7月15日在长安校区数字化大楼第五会议室举行。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傅莉、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富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富平、理学院副院长张秋禹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促进在英华人高级学者与陕西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陕西高校快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重要指示落到实处,经中央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授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等10个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授予王过中等28名同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待遇;授予丁列明等254名同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科协、科技...
日前,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化学学院李越湘(“能源”类榜单)、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闵卫平(“医学”类榜单)、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阮榕生(“农业和生物科学”类榜单)教授入选。在2014、2015年度,李越湘、闵卫平和阮榕生三人亦入选该榜单。“2016年中国高被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