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太阳与太阳系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太阳与太阳系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2.859 秒)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通过合作,发现太阳上小尺度振荡磁重联可以促使一个中间暗条的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2月24日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该项工作由云南师范大学孙霞、梁红飞以及云南天文台闫晓理(通讯作者)等人合作完成。
月表水的来源与分布一直是国际上争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遥感光谱探测数据发现,月表水(OH/H2O)的含量可能与纬度存在正相关,指示月表水是由太阳风发射的H离子高速注入月球表面形成的(图1)。最新的研究表明,月表水的日变化可能也很显著,暗示月表水有较高的丢失率。然而,遥感探测不能识别水的来源,也无法得知水含量从表面向下的分布情况。因此,针对月表水的含量、成因和空间分布这些重要科学问题,中国科学...
2021年9月2日,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首批高精度、多波段太阳图像正式发布。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杨军助理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海冰流动的驱动下,潮汐锁相行星的开放海洋面积不断减小、冰雪覆盖区域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行星进入全球冰雪世界(见图1)。该工作以“Transition from Eyeball to Snowball Driven by Sea-ice Drift on Tidally Locked Terrestrial Planets”为题发...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6年9月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29163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何允”(Heyun)。何允先生,1921年出生,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上海启明星天文爱好者联盟名誉会员,曾任上海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是地区广播电视技术上的奠基人之一。
2016年6月7日上午,云南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会上,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等单位完成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研制及其在太阳观测中的应用”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天文学家日前发现了太阳系中最遥远的天体——这是一个冰冷的世界,目前其与太阳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03倍。该天体打破了之前由矮行星厄里斯(阋神星)保持的一项纪录,后者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于97个日地距离。
2015年5月14日,由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成果鉴定会”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召开。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能鸿、云南大学教授张力等天文学和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学者、专家组成,经过现场测试(5月12日)和质疑讨论,鉴定委员会形成如下共识: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功能完整,技术和科学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望远镜运转正常,项目整体...
太阳高能粒子(SEP)又称为太阳宇宙线,是由太阳偶尔喷发出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最高可达GeV量级的能量。太阳高能粒子对于在太空中作业的宇航员和卫星上的电子元器件均构成严重甚至致命的危害,成为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规避或减轻太阳高能粒子对人类空间探测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影响,深入了解太阳高能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和扩散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平均自由程是空间物理学中研究太阳高能粒子...
太阳系外行星的搜寻与研究是目前天文学中引人注目的一大热点。从 1992 年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起,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大约有 700 多颗。太阳系外行星研究一个突出的进展是人们发现系外行星及其绕转的母星天体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其母星天体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主序星、亚巨星和巨星,甚至是致密的白矮星和中子星。最近,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钱声帮等发现了绕快速脉动的B型亚矮星双星转动的类木行星,这是首次发现绕这种奇特天体...
2010年8月17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发现的一颗“奇特(unusual)小行星”近日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确认,这也是我国国内首次发现“奇特小行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