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国际动态 能源化学相关记录57条 . 查询时间(2.252 秒)
韩国《亚洲经济》发布消息称,韩国高丽大学利用太阳光能源中的红色光开发出将二氧化碳转换成合成燃料的转换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学术杂志《Acs Catalysis》上。韩研究组利用超高效率的太阳光捕捉技术,开发出二氧化碳转换型光催化剂。通过该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换成一氧化碳中间物质,从而产生可使用的合成燃料。研究组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使用了可以捕捉光的叶绿素和类似卟啉的燃料。卟啉长时间暴...
据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SI)介绍,该所开发出一项独有的生物沼气直接甲烷化技术,将氢气直接加入生物沼气中进行甲烷化反应,使生物沼气中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烷。经过直接甲烷化处理的生物沼气甲烷含量大大提高,质量可满足直接输入天然气管网的要求,不再需要经过提纯净化处理环节。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利用温泉水提取氢燃料的技术,在获取氢气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用这种方式制氢有助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一个团队在《自然·能源》杂志上发表最新分析报告说,基于他们新开发的分析工具估测,电动车成本价格最早可能在2022年降至与传统汽车相当的水平。 新技术投入应用后,随着越来越多相关产品被生产出来,其成本通常会随着规模经济效应、生产工艺提升以及市场普及度而不断下降。然而,由于储能技术仍在发展中,目前在成本上的不确定性还很大。
朝鲜理科大学最近研发出成本低、制造工艺较简单的有机液体型燃料添加剂——二甲基碳酸盐。研究人员在机车、卡车或发电机专用燃料中加入0.05~0.1%左右的新款添加剂,使得汽油和柴油分别节约了5.9%和7.1%以上。该添加剂能防止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腐蚀或爆震现象,其滤清作用能够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并可以大幅减少排气中的有害气体量。
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发布消息称,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复杂系统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一种外表像雪花,但具有不同结构的冰—冰17。冰17可以在高压氢的环境下制备,并在常压和低温(<120K)下保持稳定。冰17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可以在低压下反复吸附和解析气体,并保持结构稳定。科学家希望将冰17用于储氢,使其在新能源领域发挥作用。此外,实验证明,冰17还可以用于吸附氮气等气体,在工业领域具有气体分...
能源转换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关键。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都是间歇性的,而电网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入,因此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不能直接接入电网,而需要介质存储起来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源。眼下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这些电能来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氢气可以用于燃料电池,这被认为是将电能转换成化学燃料的最环保方式。
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邀请,2016年度李薰讲座奖获得者、丹麦奥胡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Flemming Besenbacher于10月18日至20日访问金属所并开展合作交流。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太阳能和风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为保证其稳定供电,安全可靠的储能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前途的技术,然而其缺点在于昂贵的材料费用和强酸性。
Rice University researchers have demonstrated an efficient new way to capture the energy from sunlight and convert it into clean, renewable energy by splitting water molecules.The technology, which is...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型电极,利用特制的石墨烯材料替代铂作为催化剂,来制造燃料电池车所需的氢燃料。这种电极能够电解水,在为燃料电池车服务的加氢站,如果用它来生产燃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2013年5月中旬,德国联邦环境部资助的波恩邮政商用电动车队项目正式启动。按项目计划,至2015年,波恩邮政(DHL)的信件与包裹递送业务商用车队将全部换用电动车。项目启动之际,就已有一个综合性商用电动车队运行于波恩街道。
2011年4月21日,“全球能源”国际能源奖评奖委员会主席、俄科院副院长尼古拉·拉韦罗夫在俄新社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1年“全球能源”国际能源奖得主,他们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菲·茹特贝尔格(PhilippRutberg)和美国教授阿·罗森菲力德(ArthurRosenfeld)。
荷兰特文特大学2010年9月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廉价地从农林废料中提取生物燃料。该校萨沙·科尔斯滕博士介绍说,现有生物燃料生产方法多数首先采用高温分解,从生物质原料中提取出混合产物,而后再将这种混合产物与氢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之后的产物可以直接通过精炼得到生物燃料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化学系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在一种名为“硒化镉量子点”的纳米半导体中人为控制压电效应,制出小到难以置信的高效能产品,比如纳米级血压计、纳米电池等。通过压缩或扩张固体材料而产生电场,这称为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手表、运动传感器、精密定位系统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