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太阳系形成与演化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3.452 秒)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对陨石上钼元素的同位素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称:大约45亿年前,我们身处的太阳和太阳系在短短20万年内形成,这是科学家首次计算出太阳系形成所需时间。
大约8亿年前,月球可能被一场巨大的小行星风暴袭击,当时无数岩石雨点般落下,其中一些还可能撞击了地球,并使地球进入历史上最严酷的一次冰河期。但从地球表面探寻这段历史是困难的,因为侵蚀和生命的影响会覆盖所有陨石坑,但人们可以从月球上寻找线索。“它是太阳系历史的见证。”日本大阪大学的Kentaro Terada说,任何接近月球的物体也可能撞到地球,所以它可以给我们一些关于地球过去的线索。
近期,NASA参与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勾勒出“太空雪人”Arrokoth的地质信息,表明其具有较为光滑的表面和复杂的地质特征,尚未发现水的存在。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NSF-funded scientists at the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ve shed new light on one of the central mysteries of solar physics: how energy from the sun is transferred to the star's upper atmosph...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消息,科学家确认太阳系外存在一种新形式的“超级地球”,其“地核”并非铁核,但却富含钙、铝及其氧化物,而且可能闪烁着红宝石和蓝宝石。这也意味着,“超级地球”的构成远比科学家预期的更加多样化。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近日,欧洲空间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研制的“比皮科伦坡”水星探测器发射升空,预计飞行7年多后进入水星轨道,对水星展开迄今最为广泛和详尽的研究。 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被称为“第二地球”,但对于人类而言,它一直充满着神秘感;水星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对它进行深度探测,有助于人们发现新的家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演化历史。然而,太阳表面近6000摄氏度的高温及其巨大的引力作用,对探测器进...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个遥远的世界,其轨道远远超出了冥王星,位于太阳系的极远端。这颗天体的非正式名称为L91,它可能正处于逐步从奥尔特星云——一个彗星和其他冰冻天体的大本营——向同样冰冷的柯伊伯带转移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之前从未在其他天体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New images of a young star made with the Karl G. Jansky Very Large Array (VLA) reveal what scientists think may be the very earliest stages in the formation of planets. The scientists used the VLA to ...
UChicago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evidence in a meteorite that a rare element, curium, was present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The finding ends a 35-year-old debate on its possible pre...
美国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地球上最大的火山。这座超级大火山,被称为大塔穆火山(TamuMassif),位于日本东部1000英里的太平洋海底,占地面积12万平方英里,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之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近日首次发现宇宙中一颗年仅30万年的“婴儿”恒星,并将其誉为研究宇宙恒星进化史的“圣杯”。
据《每日邮报》2010年1月5日报道,美国宇航局太阳及日球层天文台(SOHO)捕捉到一颗彗星因过于靠近太阳而被“吞噬”的精彩瞬间。
日本新发现7颗绕巨星运行的行星     7颗  巨星  行星       2008/9/12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发现7颗围绕巨星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这为探索包括太阳系在内的行星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综合当地媒体2008年9月11日报道,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东京工业大学、神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国立天文台冈山天体物理观测所口径188厘米的望远镜,观测一些表面比较平静的巨星时,发现这些巨星被其他天体的引力所吸引,进而发现了7颗行星。 新发现的7颗行星分别围绕7颗...
据国外媒体报道,俄罗斯普尔科夫天文学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2007年5月28日宣布,他们首次确定了太阳亮度存在着一个为期两百年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他们认为,太阳亮度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据中国气象局2007年3月15日消息,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近日发布预测报告称,太阳活动将在2007年5月出现极小值,越过极小值之后,将进入为期11年的新活动周(第24周)。未来5年,太阳风暴将逐年增多,空间天气灾害将日益频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