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能源化学相关记录77条 . 查询时间(2.686 秒)
温晓东研究员,研究方向:(1)含碳资源高效转化过程:通过理论预测并结合实验验证探索C-H-O反应网络体系,设计高效的催化转化过程。(2)清洁能源转化材料的预测和开发:开发针对能源催化及能源材料的计算机智能预测平台,建立相关体系的大数据“专家系统”,走向理性设计的能源催化过程及能源转化材料。
郑占丰研究员,研究方向:光催化绿色合成、能源转换、一碳化学,纳米材料合成及应用,土壤修复及污水净化。
米红宇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能源化工,出生年月:1969.02.15,联系方式:0991-8582809,邮箱:mmihongyu@163.com,办公室:5#楼401。
李凝,湖南新宁人,1970年10月生,工学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无机化工领域学术带头人,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无机酸碱盐领域智库专家,中国化工学会会员。
袁凯,南昌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从事专业领域:能源化学。在研基金项目简介(1)共轭多孔聚合物限域原位自牺牲模板策略制备碳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52073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简介: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作为关键的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备受关注,但在器件制备中需要用到贵金属催化剂Pt,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使用。本项目聚焦开发高性能的廉价碳基催化剂来取代价格昂贵的Pt催化剂用于金属空气电池和燃...
张俊豪,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系主任和新能源材料和器件专业负责人,2015年荣获玛丽居里学者称号,2016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8年入选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工程”青年学者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22年受聘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青年编...
教育经历:1998.9-2003.7: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5-2002.11:德国Karlsruhe大学 交流学生;1994.9-1998.7: 湘潭师范学院(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化学系 获学士学位。
教育经历:2002-2006年,汕头大学,本科,导师:黄晓春教授;2006-2009年,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硕士,导师:Prof. J. C. Curtis;2009-2013年,University of Rochester,博士,导师:Prof. Richard Eisenberg 和 Prof. Patrick L. Holland 。
1965 年生,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先后在在泰国青迈大学参加德国政府资助并 与泰国合办的环境危险评估国际项目学习,在美国西北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委 联系专家。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工业废水光催化 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绿色褐煤能源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云南省 高校特殊污染物光催化处理工...
主要工作经历:2021.09—— 目前: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15.11——2021.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2007.10——20015.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赵莹,男,1965年3月生,湖南湘潭县人,化学化工二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技术专家、湖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河北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和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是我国快速型EX-SF系列分散染料研发与应用的奠基人之一。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级和企业新产品开发与技术革新产业化项目20多项,在芳香胺氰乙基化、二乙基化、酰化、氯乙烷合成和防结...
郭鑫,男,1983年12月生,河北石家庄人,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入选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中国百优博士后选介、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最受欢迎老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CEJ(影响因子13.273)、JMCA(影响因子11.792)、JHM(影响因子10.588)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仅2021年就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
李延伟,男,汉族,1979年10月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特邀编委,《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Engineering》编委,桂林理工大学学术委...
诸林,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长期从事油气加工及环境保护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化工。曾任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四川省石油学会副秘书长、新都区科协副主席等。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教授委员会主任、全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理事,2010年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多家期刊审稿专家。发表论文140...
邹长军,男,1965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和优秀教师,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和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功能流体的能量和质量传递以及油气开采过程中基础化学工程问题研究。获奖成果:【1】苯酚焦油提取有用物质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2004;【2】《石油化工工艺学(邹长军主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201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