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人物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2.099 秒)
徐晓峰,男,副教授,近年来一直围绕钢铁及轻合金强韧化设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钢铁、高强度铝、钛等合金的析出、强韧化和电致强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超高强、高韧α+β型钛合金的电致强化机理(51701080)”项目、长春兴昱机械制品有限公司 “锌铝合金模具新材料及其液态成型技术开发(2016220002000169)”、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刁江,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冶金熔渣物化性质、钒冶金、铁水预处理。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重庆市自然基金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共计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含钒铁水中钒的智能绿色提取与应用,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专利:刁江,周旺,谢兵,张权,刘宇豪,谭文奉,顾攀,一种高钙高磷钒渣除磷提钒的方...
殷福星,博导,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荣获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创新人才)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日本钢铁学会委员。在超高强度钢铁材料中利用纤维状细晶组织实现了材料韧性变化的逆温度效应,该工作发表在世界著名的Science (2008) 杂志,同成果获得德国Gottfried Wagener Prize 一等奖。同时在开发新型高阻尼合金和应用技术等领域...
杨哿,1982年铸造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入职三十余年来,先后供职于中央部属、地方国营的专业铸造工厂及高等院校的(金属材料)专门研究机构,一直从业于铸造领域内的砂型铸造(铸钢、铸铁)、熔模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及陶瓷型铸造等常规专业工程技术工作及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质量管理、生产经营等工作。经过几十年连续的铸造领域内的专业实际工程技术经历、磨练,具备了开展企业“技术、管理、经营” 复合性工...
张贵杰,男,1973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金属材料与加工工程系副主任。 主要从事钢铁材料组织性能控制,轧钢新工艺开发、轧制工程计算机模拟仿真、先进钢铁材料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纵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中参与完成1项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唐钢热轧板带厚度控制策略研究、石钢异型钢变形过程有限元模拟等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李海英,女,1971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 主要从事钢铁工业系统节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开发工作。承担纵横向科研课题16项,其中主持完成了2项美国能源基金,2项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参与过唐钢系统节能,宣钢生产过程系统节能,唐钢转炉低压余热发电等项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9篇;出版专著或教...
胡长庆,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铁矿粉造块、炼铁和钢铁工业能源环境的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纵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973”前期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冶金优秀教材二等奖1...
郝素菊,女,1966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钢铁冶金节能、环保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河北省自然基金及其它纵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5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3部,其中《高炉炼铁设计原理》获冶金优秀教材二等奖。
高爱民,女,1966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联合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钢铁冶金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课题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3篇,获河北省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胡宾生,男,1958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钢铁冶金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钢铁》、《矿产综合利用》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与多家钢铁企业合作横向科研课题30多项。
董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硕士导师副教授,主要科研方向:1.冶金过程模拟与优化;2.钢的品种与质量控制;3.冶金资源综合利用;4.铁合金,承担科研项目的情况(近5年):参加《钢锭凝固模拟软件开发及钢锭模优化》,《连铸板坯及方坯凝固组织的电脉冲细化半工业化试验研究》、《累计复合轧制在不锈钢中应用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马杰,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硕士导师副教授。他的受教育经历及工作经历:1978.9~1982.7在建大炼钢专业读本科;1982.8~1990.8在兰州钢厂工作;1990.9~1993.3在建大读硕士;1993.4~1997.3在铁研究总院读博士;1997.4~1997.12在总院国家连铸中心工作;1998.1~1998.8在宝钢一炼钢工作;1998.9~现在在建大冶金学院任教。他的主要科...
刘灿楼,男,1968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钢铁涂镀新品种、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发和设计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发表多篇论文。在批量热浸镀锌、钢板连续热镀锌、钢板连续彩涂、钢板连续退火以及不锈钢退火酸洗等技术领域做出了显著成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