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摄影 >>> 摄影史 摄影理论 摄影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摄影相关记录818条 . 查询时间(2.644 秒)
随着我国摄影事业的发展,摄影展览已成为艺术展示园地中一朵艳丽的奇葩,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如何办好影展,如何在布展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段,使影展更具观赏性,应该引起影展主办者、策展人和场馆专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笔者曾参观过国内多个影响大、档次高的摄影展览,对其布展质量的低劣甚为担忧。
如何搞活党报的新闻摄影似乎一直是一个难题。面对“读图时代”日益高涨的呼声,不少党报在怎样扮靓图片这个问题上做了不少文章。《温州日报》为适应本地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对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同时对新闻图片,尤其是头版图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一些摆拍痕迹明显、宣传味很浓、新闻含量很少、画面平淡、时效较差的新闻图片请出了版面,要求把视觉冲击力强、新闻性、时效性、艺术性强的新闻图片作为主打稿...
胡介鸣的影像艺术     影像艺术  胡介鸣       2009/8/12
在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城市”越来越成为艺术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城市化不仅被认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表意符号和物质定向,亦被预想为一种催生新的人文机制和价值系统的媒介。但是,现代都市化带给人们的常常是交织着痛苦与欢欣的复杂情感。一方面,都市文明以物质的形态向人的生活方式全面渗透,还蓄蕴着一种我们过去未曾经验却代表着历史、文明进步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现代都市无一不是充满着欲望、病态、罪恶与丑陋,它已经用...
今年二月在美国费城附近的斯代德曼画廊(Stedman Gallery),举办了旅美华裔画家、罗格兹大学电脑美术教授谭力勤的数码艺术作品展《数码与原始:北美原住民 兽皮上的动画艺术》。这个展览让我耳目一新,因为艺术家关注的不是那个自造的真空,而是新媒体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当代语境。在“数码与原始”的虚拟世界里,艺术家通过文化溯源,让我们有机会了望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也有机会了解这位探索型艺术家...
中国私摄影论     私摄影论  中国       2009/8/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在走向城市化的同时,也迅速地向大众消费社会转型。伴随这个过程产生的一个巨大变化是,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主流价值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同时正好将与这种社会转型同时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一网打尽,并用消费价值观塑造了他们的童年生活、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这代人的童年,尤其是出生、成长于城市的这代人,...
在信息社会和读图时代,摄影图片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结合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图片了解信息的需要和摄影图片本身的特性,从认识和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和社会功能;审美、欣赏和娱乐功能三种视角分析了摄影图片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从事摄影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摄影图片在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纪实价值、宣传价值和延伸价值。最后以原始性、易用性、安全性为切入点,对在归档保存摄影图片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路径进行...
摄影作品的表现是没有理論基础可以依循的,完全取撷于创作者的主观表现形式。所以好的摄影作品呈现若可以归纳、整理、分析,等于找到关键的那一钥匙,便可创造更好更美的影像。本論文以完形心理学之完形律來分析,想要创造令人触动人心的影像并...
The rise of commercial portrait photography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placed the bourgeois body squarely within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of visual representation. Photography's chemical and optical...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中国的摄影史书或关于摄影发展的文章,会把1988年这一年当作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而加以记载,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一年,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摄影》丛刊。这个丛刊只出版了六期就停刊了,其中一期还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到了查封。《摄影》的发行量也非常有限,除了专业圈子外,很少有人知道这本丛刊,也鲜有人愿意论及它在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摄影转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更遑论它与八十年代名声颇大的《...
自拍摄影是一种由摄影家拍摄自己、显影自己、印放自己,然后将自己示人的一种自我呈现方式。自拍摄影也是一种将自我作为“他者”加以凝视,通过与自我交流并将自己向他人传递的侦探自我的方式。摄影者通过照相机试探自己面对镜头的反应,探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化装自拍摄影作为自拍摄影中的一种,则更是一种通过化装表演的方法向社会提示、解释拍摄者理解的某种他者的形象,或扩大自我认同的范围的表现方式,摄影家以这种方式来寻...
中国当代摄影中人脸的意义     意义  人脸  当代摄影       2008/12/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是从一张脸开始的。1980年,其时还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的罗中立,创作了一张尺幅达到两米多高的农民肖像,题名叫《父亲》。这张画当时就引起了巨大反响。现在的人们如果对当年的情境不甚了了,我想是很难理解那种反响的。随后,罗中立偏离了他的肖像创作方式,结果,《父亲》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就成了唯一的绝响。只是,面对这个绝响,人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只看重其中所提示的内容,而不是脸形...
自2001年6月起至今,成东方先生在《文艺报》开辟了摄影文学导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摄影文学,刊发了以《走窑汉》《不一样的童年》《明天更精彩》《颤栗的夏》《爱的本色》等摄影小说为代表的众多摄影文学作品,并组织了有高校(如厦门大学)和学术界(如尹鸿、李心峰等)广泛参与的全国性的理论笔谈与研讨,湖南岳阳师范学院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全国首家摄影文学研究所。噫嘻,洋洋乎大观哉!
人体摄影艺术三谈     摄影艺术  人体       2008/11/21
一切艺术的极致就是人体艺术; 人体艺术,这是一门可以使人们直接发现自己的艺术——发现自身的生机、自身无限的创造潜能,自身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而目前,人体艺术在中国的创作者与欣赏者的面前却面临着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随着外对开放,世界艺术大潮的冲击,中国的人体艺术正不可抗拒地出现复活的萌芽;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史的诸因素,人体艺术在中国的复活,既缺少心理上承受的充分准备,也暴露出理论...
杜钰洲绘画•摄影作品展          2008/1/8
杜钰洲绘画•摄影作品展 为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五周年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院六十周年,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纺织摄影协会以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承办的“杜钰洲绘画•摄影作品展”即将拉开帷幕。 杜钰洲先生,一九六六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建筑师。历任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院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
自我“缺席”的拍照———解读卢克·德拉哈耶 汤向阳 卢克·德拉哈耶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并不太熟悉,但那幅著名的《塔利班士兵》却为大家所熟知。不久前,卢克·德拉哈耶在英国国家摄影、电影、电视博物馆举办的摄影作品展引起了轰动。展览期间,该馆馆长、艺术评论家帕提克·汉里对其人其作进行了解读。1984年,22岁的卢克·德拉哈耶到英国北部拍摄矿工罢工。在那里,他得到了矿工们的帮助和照顾,其间拍摄的照片被一家名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