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球动力学 地球重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地壳与地形学 地球内部物理学 地声学 地热学 地电学 地磁学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 计算地球物理学 实验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固体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8152条 . 查询时间(1.355 秒)
根据水位阶变幅度与含水层应力变化关系,通过潮汐应力计算了黄骅井水位正常变化幅度,确定黄骅井水位阶变标准;根据此标准统计黄骅井水位阶变日频次、月频次、阶变幅度,总结其特征,并结合郯庐带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黄骅井水位阶变与郯庐带地震活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水位阶变频次较高、阶变幅度较大时段,郯庐带地震活动较活跃,但单次阶变与单个地震的对应率较低。研究结果为东部地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针对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引起的城市人员紧急疏散策略问题,提出了设立紧急疏散集结点,以及一种基于空间替换机制的集结点人员分配多准则模型。考虑到城市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该模型对预计受灾人口采用空间单元的形式,进行集结点分配;同时,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每个集结点的设计容量、排他性分配、服务范围以及预受灾人员的总行程等因素,以确保每个集结点的设计容量不超限,所有被疏散人员的总行程最小,并尽可能保证每个集...
针对河北及邻区2013年以来的地震平静现象,依据汶川8.0级、昆仑山口8.1级和日本9.0级地震前后我国ML 5.0以上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分布特征,结合华北地震第四活动期内华北地区5级、6级地震时序特征,以及日本海沟地震与华北地震的相关统计关系,研究认为,河北及邻区近年的地震平静现象应属于正常的平静时段。
基于朔州市地震小区划工作中大量钻孔的剪切波速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采用线性模型、幂函数模型和多项式函数模型建立了不同地质单元、不同场地类别、不同土体物理状态下常规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统计关系式。结果表明,4个地质单元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散点图均呈非线性关系,且其分段性较为明显;以拟合度为评价指标对比了常规土类的分段拟合关系式及拟合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模型的拟合优度要好于线性模型...
为了解东昆仑断裂活动对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的影响,本文选取1999-2007年、2013-2017年GPS速度场作为约束,基于块体-位错模型反演计算东昆仑断裂两个时间段的块体运动速率、断裂滑动速率和滑动亏损率,并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最大剪应变率场和九寨沟震区的震间库仑应力累积速率.结果显示,东昆仑断裂中西段左旋走滑速率较高,东段走滑速率较低,自西向东逐步递减,存在明显的梯度.在...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11-2014年期间的流动重力与GPS观测资料和1970-2011年水准观测获得的垂直运动背景场资料,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区内发生的强震事件,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地壳三维形变与区域构造环境和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重力场变化与区域三维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测区内重力场变化与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和水准观测反映的垂直运动在空间...
天然断层面的几何形貌特征中隐含着大量与断层演化和破裂机制相关的信息,准确描述断层面的形貌特征对于认识断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破裂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运用能谱密度分析方法,对全球52条同震地表破裂和300条活动断层的地表迹线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显示:1)它们的平均能谱密度曲线在频域上具有明显的3分段特征。在低频域,能谱密度曲线特征表征了km级以上尺度的构造块体边界的形貌特征;在中频域,则受到hm...
利用于田震中300 km范围内的1个GPS连续站和12个GPS流动站数据,解算得到了2014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并反演了发震断层滑动分布,探讨此次地震对周边断裂的影响.地表同震位移结果显示,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范围在平行发震断裂带的北东-南西向约210 km,垂直发震断裂带的北西-南东方向约为120 km,同震位移量大于10 mm的测站位于震中距约120 km以内;同震位移特征...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南阳盆地内1条重要的隐伏活动断裂,构造地貌显示清楚,与商县-丹凤断裂、铁炉子断裂共同构成东秦岭北部重要的北部边界,也是华北与华南地块的重要分界断裂。为了研究朱阳关-夏馆断裂的空间展布、断裂活动性以及浅部构造结构,针对该断裂采用了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跨断裂布设了3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和1条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综合分析表明,朱阳关-夏馆断裂为1条走向NWW的正断层...
借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中心(SCEC)地震监测和地震预报实验的经验,中国地震局于2014年选择在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的川滇地区,启动了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力争将该实验场建成具有实验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平台。为搭建和完善实验场区的地震动力学模型,收集实验场区内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化学等基础资料,编制了《川滇地区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图(1:500 000...
江汉盆地钟市油田西北边大型的剥蚀面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通过计算和分析,认识到油田的储层物性沿东南方向,越靠近剥蚀面,物性越差,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吻合。基于这种情况,在建模过程中将这种地质认识及分析结果融入到了实际模型的建立中,结果比较好地体现了储层物性随剥蚀面的变化特点,同时对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根据煤岩壳质组各显微组分的纹理特点及其差异,采用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Tamura纹理描述方法,提取其粗糙度、对比度、方向度、线像度、规则度等特征量,对壳质组显微组分中角质体、藻类体和树皮体等3类组分典型样本进行描述,并对特征量的可区分性进行分析。鉴于壳质组显微组分样本数的局限,构建适合于小样本分类问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别采用不同特征量及特征量组合对3种典型组分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单个特征难以...
广角地震的远偏移距折射初至含有地下深层的信息,提高远偏移距折射波信噪比能够有效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对于深部结构的层析速度建模十分有利.超虚折射干涉法基于干涉原理对远道折射波进行增强,它在炮点和检波点都非常密集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然而,在应用于台站间距较大且环境噪声较强的广角海底地震仪(OBS)观测时,该方法对折射波的增强能力不足,而且容易产生虚假波形,造成增强后的折射波信噪比仍然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本...
The travel-time averaged shear-wave velocity to a depth of 30m (Vs30) below the Earth’s surface is widely used to classify sites in many building codes. Vs30 is also used to estimate site classificati...
When extracting building damage information, we can only determine whether the building is collapsed using the post-earthquake satellite images. Even the satellite images have the sub-meter resolutio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