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生物学相关记录610条 . 查询时间(2.939 秒)
红蹼树蛙(图)     红蹼树蛙       2023/9/17
红蹼树蛙(Rhacophorus rhodopus)是一种小型的树蛙,雌性比雄性大。背面呈红褐色或棕红色,体侧亮黄色,指间蹼多为橘红色。自然栖息地是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低地森林和间歇性淡水沼泽。白天多隐蔽于草丛下;夜间在草丛、灌木和阔叶树上。捕食小昆虫。秋后成蛙蛰伏于树洞或竹筒内越冬。
粗皮姬蛙(图)     粗皮姬蛙         2023/9/17
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体型小,体长约22-25 mm,背面皮肤粗糙,满布疣粒。背部颜色变化较大,多为棕灰色,具不规则黄斑。与饰纹姬蛙极其相似,容易混淆。多躲藏在落叶下和泥洞里求偶,生性胆小警惕。
勐腊灌树蛙(图)     勐腊灌树蛙  发育模式       2023/9/17
灌树蛙属(Raorchestes)当前包括74种,广泛分布于印度、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区域,其中印度是灌树蛙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区域。灌树蛙的生育无须经历变态发育的蝌蚪阶段,而是直接在卵中发育成蛙。有研究表明这是对陆地系统或灌丛生活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策略。从卵到蛙的直接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灌树蛙的这种发育模式,很可能是对热带亚洲独特的干湿环境的独特适应。
泽陆蛙(图)     泽陆蛙  青蛙       2023/9/17
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以说是最常见的青蛙之一。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山区的稻田、沼泽、水塘、水沟等静水域或其附近的旱地草丛。昼夜活动,主要在夜间觅食,是控制农田虫害的主力蛙种。
蛋白质空间生长装置KDJ-1     蛋白质  空间生长  KDJ-1       2023/9/6
蛋白质空间生长装置KDJ-1。
空间蛋白质管式汽相扩散结晶装置研制和结晶技术的建立。
空间细胞电融合技术研究及高空飞行试验。
神舟三号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
空间细胞电融合     空间  细胞  电融合       2023/9/1
空间细胞电融合。
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培育和推广应用。
多倍体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研究。
为了降低生态工程维护成本,确保其长久持续发挥防护功,实现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自身良性循环,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研究的同时开展肉苁蓉接种试验。实现了沙漠腹地、咸水灌溉条件下在梭梭和柽柳上接种肉苁蓉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成了3000亩塔中肉苁蓉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不仅可以为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肉苁蓉的种植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依托防护工程,发展生态产业;降...
创建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酸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周转时间、微生物活性、CO<,2>释放微生物与非微生物来源比例、细菌和真菌比率等测定方法,发明同位素标记植物生长、植物和土壤14C强度测定装置和新方法,率先研究并揭示土壤碳氮磷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与固碳和磷素活化作用机理。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4篇(SCI:62篇)、专利4项。提升了中国在土壤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水平。
本项研究着眼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和解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缘抗旱、固沙植物选育技术、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固阻结合的流沙固定技术、绿洲节水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等技术难题。重点解析了荒漠植物响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揭示了荒漠植物生殖生态学机制以及荒漠植物群落衰退和演替机制,确定了荒漠植物的萌发条件;构建了干旱区防沙治沙植物评价和选育指标体系;研发提出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