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复合材料相关记录2815条 . 查询时间(2.278 秒)
河北省电介质与电解质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以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应学校的发展要求而申请并建立的,于2014年11月12日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正式批准,文号为冀科平函【2014】30号。重点实验室以学校资源与材料学院为依托,整合学校的优势学科,以电介质与电解质类材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电池及固体电解质、发光材料与应用三个研究方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薛其坤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齐...
Ni/Al复合材料是制备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能源双功能材料.本文主要采用管式电阻炉测试了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研究了样品状态、粉末粒径、Al/Ni摩尔比、测试气氛、第三相等对材料起始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制态的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比粉末态的要低;Ni/Al复合材料的起始反应温度随粉末粒径的降低而降低,随Al/Ni摩尔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
复合材料身管的损伤除了具有传统金属身管的损伤模式外,还包括复合材料层的损伤,金属层与复合材料层间界面损伤;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对瞬态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身管损伤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影响复合材料身管损伤的因素,主要研究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复合材料身管损伤的影响;不同载荷工况下复合材料身管的损伤模式;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含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拓展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采用普通涂料加工方法制备一种偏高岭地聚物(IP)和苯丙乳液(OP)复合基料的红外反射隔热涂料,并对其反射和隔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m(IP)/m(OP)为0.3~1.0时,随地聚物含量增加,复合基料涂层的硬度和脆性同时增大;m(IP)/m(OP)>1.0时,基料室温储存的稳定性下降;以m(IP)/m(OP)=0.5的复合基料为基础制备红外反射隔热涂料,其反射率和隔热性能在随金红石型TiO2...
通过铝钢复合板试制和力学性能对比,实验研究了铝/钢复合板的结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镍作为铝/钢复合板过渡层时,剪切强度能达到195MPa,拉脱强度能达到236MPa,远远大于钛或铝作为过渡层时复合板的结合强度;同时表明镍作为铝/钢过渡层有效地改善了铝钢复合板的结合品质,进一步拓宽了铝钢复合板的使用范围。
建立嵌入式共固化网格阻尼结构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提出了用改进的应变能法分析该网格结构的阻尼特性;通过对比所得模拟数据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再用验证了的模型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对整体结构模态损耗因子和频率的影响,相关结论对嵌入式共固化网格阻尼结构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性能理论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分别从无机聚合物胶凝体高温性能,无机物聚合物混凝土高温劣化机理,高温静、动力学特征,耐火混凝土5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并探索无机聚合物混凝土高温性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热导率,采用多尺度数值预测法研究了微注塑聚酰胺/碳纤维(PA66/CFs)散热器内部CF的流动诱导取向及其对制品热导率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Moldflow获取CF取向张量,并以Comsol Multiphysics构建与之对应的复合材料微元胞。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最大注射压力及注射流率对微散热器热导率的影响。然后,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最优注塑参数组合...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经常暴露在湿热环境中,复合材料湿热行为准确分析已是复合材 料结构设计不可回避问题。然而,至今复合材料湿热分析理论模型仍存在如下问题:已有分析复合材料湿热问题 理论模型多忽略层间应力连续条件,不能准确计算层间应力;近期复合材料湿热研究甚至假设湿热膨胀系数不随 铺设角变化,此假设将产生误导。该文发展预先满足层间应力连续并考虑横法向应变的高阶整体-局部理论,构造 三角形...
制备研究了钴铁磁体/碳和镍钴铜铁磁体/碳复合纳米材料,测试并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了在紫外/可见光(200~800 nm)和红外波段(2.5~25 μm)的质量消光系数,结果如下:铁磁体/碳复合材料焙烧后红外消光性能都有所提高,镍钴铜铁磁体/碳质量消光系数能达到0.36 m2·g-1,在3~16 μm波段大于0.15 m2·g-1。镍钴铜铁磁体/碳与乙炔黑混合比为5:1时,质量消光系数达到1.25...
A Gaussian distribu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xamine the field-induced performance of anisotropic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ron particl...
In this work, two kinds of rare earth hypophosphites (REHP), lanthanum hypophosphite (LaHP) and cerium hypophosphite (CeHP),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Subsequently, LaHP and CeHP were added ...
In this work, molybdenum disulfide (MoS2)−modified graphene (MoS2/GNS) hybrids were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LR...
An abrupt drop phenomenon of magneto-induced normal stress of magnetorheological plastomer is reported and a microstructure dependent slipping hypothesis is proposed to interpret this interesting beha...
A novel silicon carbide (SiC)-strengthened 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s (MREs) was developed to enhance its viscoelastic performance. The influences of the size and weight content of the SiC particl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