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物理化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冶金物理化学相关记录338条 . 查询时间(0.508 秒)
为改善渣线处防氧化涂层高温烘烤时的铺展性,研制了一种高温保护涂料,该涂料以电熔白刚玉、氧化铝微粉、蓝晶石为主要原料,黏土和石英微粉为添加剂,硅溶胶与磷酸二氢铝为结合剂,在喷涂防氧化涂层之前,涂在锆碳材料的水口渣线部位。应用表明,涂层在渣线部位均匀铺展,保证了防氧化涂层的作用,提高浸入式水口渣线的使用寿命2 h 以上。
为减少烧结法生产氧化铝产生的硅渣量,在实验室中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溶出温度、液固比、碳酸钠浓度与钙硅渣中氧化铝溶出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固相钙硅渣中Al2O3的溶出率随溶出液固比、溶出温度的升高(100 ℃以下)而增加,适当延长溶出时间能提高溶出率。在工业实践中,用含Na2OC 100 g/L 的碳分母液溶出混合硅渣,控制溶出液固比9、温度约90 ℃,搅拌40 min,经过滤分离,固相中Al2O3的回...
试样以王水溶解、定容后,移取2 份试液分别用光度法测定铬、镍。1 份加亚硫酸还原少量Cr6+为Cr3+,在EDTA 存在下,用氨水中和至pH 值3~5,使Cr3+与EDTA 生成红色络合物借此测定铬量;另1 份试液加酒石酸钾钠掩蔽铁等干扰元素,用氢氧化钠调节pH 值>11,在氧化剂过硫酸铵存在下,镍与丁二酮肟生成橙红色络合物测定镍量,相对标准偏差铬<0.60%,镍<0.40%,方法可行。
试样以过氧化钠熔融分解后,用热水浸取,加热煮沸除尽H2O2,定容后过滤铁等干扰元素沉淀与硼分离,滤液中铝元素影响硼的分析,加碳酸钙沉淀分离,以对硝基酚为指示剂,用盐酸滴定至中性。加入甘油与硼酸生成酸性较强的甘油硼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硼酸,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利用钢铁和铝的熔点不同的特性,将钢芯铝块置于设定的温度下,使铝熔化与钢芯铁棒分离、冷却,分别称量钢芯铁棒和铝的重量,计算铁和铝的比例。铝纯度的测定,是在熔化冷却的铝块上钻取试样,以氢氧化钠溶解酸化定容,取部分试液用EDTA滴定法测定铝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铝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020%~0.317%,测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允许偏差。
试样以氢氟酸、硝酸溶解后,在酒石酸-氢氟酸介质中,钽酸与氢氟酸形成阴离子TaF6-,与结晶紫生成蓝紫色的络合物,用苯萃取出来采用光度法测定钽量,测定结果均在国标允许误差范围内。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掌握,分析一个样品仅需30 min。
阐述了转炉内加锰铁脱硫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在冶炼温度一定的情况下,(CaO)和[Mn]的提高以及加强搅拌,可以提高脱硫效果。根据入炉铁水含硫状况选择在终点前1 min加入锰铁1.8~13 kg/t,再吹1 min并加强搅拌,可使转炉内加锰铁脱硫效率达到40%~60%,同时终点残锰量提高0.10%~0.50%,含锰合金消耗总量增加1~2 kg/t。
济钢连续式浅槽紊流式酸洗工艺,酸洗带钢具有较高而且稳定的张力,使带钢能精确平稳移动;酸洗槽内的高效率紊流可产生最适宜的酸洗条件,提高带钢表面的清洁度,酸洗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发生断带时可在最短时间内排空酸液。其关键设备闪光对焊机、拉矫机、圆盘剪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为生产顺行、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了保证。
棕刚玉中铁、钛、铝的快速连续测定     棕刚玉             2009/3/13
通过控制不同pH值,在滴定铁后的强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与钛离子络合提高了其与EDTA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实现了在同一份试液中连续快速络合滴定棕刚玉中铁、钛、铝3种元素,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Impregna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PP) with nucleating agent (NA21)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s the swelling ag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its non-isothermal crystal...
β沸石的合成研究      TEABr  模板剂  碱度  晶化       2009/3/13
采用固体硅胶为硅源,利用成本较低的TEABr为模板剂合成β沸石,通过XRD及SEM等系统考察了投料硅铝比、晶化温度、模板剂浓度、碱度、晶化时间等因素对β沸石晶化过程的影响。在较短的晶化时间和高固含的合成体系中制备了结晶完善的高纯度β沸石。
用喷涂法和溶胶-凝胶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钢基Fe/Al2O3梯度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结合测试,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复合材料断面组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陶瓷涂层成分。结果表明,Fe/Al2O3梯度涂层与钢基体界面结合强度较高,平均达到17.62 MPa;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相互融合,并未出现明显的界面联接层,实现了涂层与钢基体在同一区域共存,有助于提高涂层与基...
金属/陶瓷的润湿性     金属陶瓷  润湿性  研究方法        2009/3/13
阐述了金属/陶瓷润湿性的概念、表征方法和分类,介绍了润湿性的各种实验方法和理论研究,综述了提高润湿性的主要技术,并提出了研究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应重视的问题。
试样以盐酸溶解后,在酸性介质中,先以氯化亚锡将三价铁大部分还原为二价,然后在钨酸钠指示下,再以三氯化钛将剩余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过量的三氯化钛以重铬酸钾氧化消除干扰,在硫磷混合酸存在下,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全铁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数据准确可靠,能够满足氧化铁粉对全铁含量指标化验的要求。
试样以硝酸、氢氟酸溶解,用硼酸配位络合氟离子,稀释定容后,以钼蓝光度法测定硅,偶氮氯瞵Ⅲ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偶氮氯瞵Ⅰ光度法测定镁,硅、稀土总量、镁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035 3%、0.240 8%、0.319 7%。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炼钢生产的快速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