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相关记录803条 . 查询时间(0.941 秒)
评价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的局部刺激性和致敏性。方法 依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采用大鼠口腔黏膜刺激性实验法、兔眼刺激性实验法以及豚鼠皮肤致敏实验法。结果 复方苯佐卡因凝胶给大鼠口腔正常黏膜连续涂药3 次,相当于3 g·kg-1,均无刺激和毒性反应;一次性按每只0.1 g 给兔眼结膜涂药,亦未出现刺激性反应;给每只豚鼠皮肤0.2...
随着再生医学的迅速发展,组织工程骨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成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干细胞的特点是具有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本文就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干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上颌缩窄是颅面部最常见的骨发育问题之一,可导致严重的错畸形,并常伴有鼻通气不足、口呼吸和听力下降等功能问题。上颌快速扩弓(RME)作为临床正畸医生常用的上颌扩弓的一种方法,能有效打开处于生长发育期患者的腭中缝,使上颌骨板侧向移动,解除上颌缩窄。研究发现:随着腭中缝的打开,RME 使患者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发生重塑,进而可以改善鼻通气不足、口呼吸和听力下降等问题,对颌面部组织的功能产生积极影响。本...
Assessment of silver 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s (AgNORs) in the cyst epithelium of multiple odontogenic keratocyst.
Dentigerous cyst in a 8 year old child - A case report.
口腔黏膜组织工程主要应用于修复因肿瘤切除、牙周病、外伤等导致的软组织缺损。以前的组织工程研究主要围绕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发展以及结缔组织支架材料的研发开展,本文将对口腔黏膜组织工程替代物的培养模式、支架结构、基质功能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展示组织工程的新视角及口腔黏膜组织工程的新应用。
目的将筛选得到的变形链球菌高毒力株特异的(%=片段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序列进行对比,发现高毒力株特异的新基因或已知基因的新功能,推测、鉴定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的功能。方法对筛选得到的*血清型变形链球菌高毒力株特异的2#个(%=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利用HI=J9 .’.’"程序进行核苷酸和含"相位阅读框架编码的氨基酸的相似性检索。结果变形链球菌高毒力株特异的25个(%=片段中,.个为重复克隆,片段大小在55...
借助组织化学、生化分析和透射电镜方法, 探讨肥大细胞对水溶性槟榔提取液诱发的大鼠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 SF) 的胶原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O SF 发生过程中, 肥大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关系密切, 其数量明显增多,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且随刺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模型组颊粘膜胶原纤维大量堆积, 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且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升高; 各时期模型组肥大细胞计数...
唇腭裂手术麻醉     唇腭裂  解剖生理  气管插管  手术  麻醉       2014/3/19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容貌美观,还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唇腭裂修复手术通常在儿童期完成。但此期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的各项生理结构和功能均有特殊之处,与成人差别甚大。在实施麻醉时,麻醉医师必须熟悉其与麻醉有关的解剖生理特点,选用适合的麻醉方法和监测手段,尽可能保持其生理内环境的稳态,以安全渡过手术麻醉期。本文就唇腭裂患儿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
采用吸光度法测定30 例肯氏Ê 类牙列缺损患者戴用单侧游离端可摘义齿前及戴用后1 周、1 月、3 月的咀嚼效能。结果表明: ①肯氏Ê 类牙列缺失患者咀嚼效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失牙越多, 单侧丧失咀嚼效能越明显,失牙较少时, 机体可通过代偿维持吞咽反射前的咀嚼效能。②戴用义齿后, 患者的咀嚼效能随戴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③影响单侧游离端义齿咀嚼效能的...
目的 检测Ki-67 抗原在不同组织类型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不同组织类型成釉细胞瘤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LsAB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0 例成釉细胞瘤进行染色,并采用Sopt 及IPP 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Ki-67 阳性染色指数。结果 恶性成釉细胞瘤的阳性染色指数最高14172 % ±2187 % ,其次为实性成釉细胞瘤,其中以滤泡型4142 % ±110...
根管再治疗是指在初次根管治疗失败后患牙仍旧持续或再次出现感染症状时,需去除原充填物重新进 行的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根管内残留物是指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彻底清理根管后根管内残余的牙胶、碎屑和 玷污层,去除原充填物已成为根管再治疗成功的关键。随着各种现代化再治疗器械的问世,根管再治疗中根管 内残留物量的评价已经成为衡量它们对根管系统清理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文就根管内残留物量的评价方法作一 综述。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 临床分离株合成细胞外多糖的能力。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葡聚糖样本作定性分析,用蒽酮法分别定量测定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葡聚糖含量。结果: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具有差异;高龋组个体定植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 临床菌株的高致龋力与其携带有合成细胞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