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炼铁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炼铁相关记录145条 . 查询时间(0.62 秒)
汉代,冶铁业蓬勃发展,中国成为最早进入钢铁时代的古代国家。耀眼的钢花铁火,支撑起了汉武帝雄霸天下的野心,也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善。彼时,作为仅次于京城长安的“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冶铁铸造业更是空前繁荣,各具特色。
针对酒钢镜铁山0~15 mm粉状铁矿强磁选工艺生产指标差、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外热式回转窑开展了低温氢还原磁化焙烧实验室试验,通过有效利用还原剂中的氢,实现了铁氧化物在低温下的快速还原。镜铁山粉状铁矿经破碎至0~0.3 mm后,在焙烧温度720 ℃、还原剂用量2.5%、焙烧时间18 min、还原剂粒度0~0.2 mm条件下焙烧后,经磁场强度100 kA/m磁选可获得精矿铁品位55.78%、金属...
研究了烧结配矿中钒钛磁铁矿用量对烧结利用系数、燃耗和低温还原粉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矿中TiO2含量增加1个百分点,烧结产量下降11.1%,固体燃耗增加3.99%,RDI+3.15 mm降低3.96个百分点;根据烧结低温还原粉化率与高炉产量和燃料比的影响关系,将使得高炉铁水产量降低3.04%,焦比增加11.01 kg/tHM。通过本分析,可定量地评估钒钛磁铁矿对烧结、高炉炼铁的影响。
针对翻车机空车调车机牵引钩头装置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将自动钩车装置应用到空车调车机系统中,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以提高空车调车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解决了空车调车机牵引钩头频繁撞击的问题。
机械搅拌法和喷吹法是铁水预脱硫的两种常见方法,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及工艺特点,并对两种工艺的一次性投资、脱硫效果、运行成本、温降、铁损、回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机械搅拌法在运行成本、深脱硫效果、回硫对后序流程影响方面的优势突出,大中型钢铁企业宜选择机械搅拌法铁水脱硫工艺。
在CFD软件平台上进行喷吹颗粒镁铁水脱硫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喷枪插入深度、载气流量等参数,探究其对脱硫过程中铁水罐内流场以及混匀死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增大喷枪插入深度、适当降低载气流量均可改善喷吹颗粒镁的动力学条件,增强脱硫效果。
从影响铁矿石性价比的因素入手,进行铁矿粉性价比分析与计算。确定基准状态参数及计算条件,推导出生铁成本计算公式,对铁矿石进行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以便指导企业进行矿石采购。
九羊集团富伦钢铁公司炼铁厂2#420 m3高炉大修时,对高炉开炉铁口通风进行技术改造,制作和安装通风管氧气混合装置,制定第一炉出铁操作步骤。改造后,出铁铁口无需人工开口,提高了开炉安全系数,减少吹氧管2 t左右,降低了炉前工的劳动强度。 更多还原
济钢降低铁矿石库存的策略     铁矿石  库存  采购       2016/5/9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钢铁企业寻求通过降低铁矿石库存来减少资金占用。济钢通过采取开发可替代的品种、建 立有效库存理念、资源采购把关和打通现货采购新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使铁矿石库存显著降低,由2013年月均120万t左右 降低到2014年月均70万t左右,2015年上半年铁矿石库存实现了50万t以内的控制目标。
针对高炉不同的出铁工况,设计出一种高炉出铁场除尘恒风压变频调速模型,以满足高炉出铁过程中的正常风量需要,保持恒定的除尘总管风压;通过出铁场除尘阀门控制技术,将除尘控制设置在炉前泥炮操作室,完成对除尘阀门和风机的操作。梅钢5#高炉(4070m3,风机装机量2×2240kW)应用表明,出铁场除尘风机吨铁总电耗为5.78kW·h,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通过收集某钢厂2800m3高炉的生产数据,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对铁水硅含量及所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因果矩阵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了铁水硅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小焦比、冶炼强度、炉渣碱度和铁水温度,它们对硅含量的综合影响贡献率达81.5%。通过增加炼铁过程中小焦比的用量,提高炉渣碱度,并适当降低铁水温度和冶炼强度,铁水中硅含量最大值为0.497%,平均值为0.476%,下降0.05%。
为解决LZS2575冷矿振动筛侧板、横梁开裂、传动轴易损坏等问题,对筛子采取了侧板整板下料、横梁选用工字钢,并敷设耐磨护梁板,增加传动轴底座螺栓等一系列改造措施,使冷矿振动筛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
通过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工作,在已有能耗统计基础上,联系生产实际,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大量统计数字进行深加工,将炼铁工序能耗进行单耗分解统计,按其构成确定统计分析重点为燃料消耗;通过燃料消耗的回归分析,求解出各区域高炉最为合理的燃料消耗区间;用统计分析法结合工艺计算发现现场煤气计量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为制定能源计划、降低工序能耗、增加效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实现炼铁系统节能,年节约标准煤5 ...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处理某含硫铁矿,一段磨矿细度45%,磁选场强160kA/m,二段磨矿细度80%,二段粗选场强143kA/m,二段精选场强127A/m,最后得到铁品位64.30%、硫含量0.25%的合格铁精矿,全铁回收率78.42%。在选矿过程中,一段磨选尾矿产率45%,尾矿可以在一段磨选后大量抛出,不仅避免了尾矿过磨带来的能量消耗,而且有利于提高二段磨选设备的台时处理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