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文学 品相关记录164条 . 查询时间(0.288 秒)
1 从严格的文学角度来看,作家传记是一种异端。从马拉美到罗兰•巴尔特,经过普鲁斯特、瓦雷里再到福科,所有20世纪最顶尖的文学大家都宣扬“作者的死亡”,都贬斥像圣伯夫(Sainte-Beuve)、泰纳(Taine)这样的批评家,为了理解作品,实证主义批评家希望人们从提问人开始。然而,作家传记却从各种驱逐中存活下来,像一个...
11月20日,记者在武陟县大封镇一村民家目睹了其用粮食制作的特殊书法艺术品(如图)。 40岁的王相是位农民,他酷爱书法。今年夏天他突发奇想,何不用五谷杂粮制成书法作品?!接下来,他潜心琢磨并成功制作了多个牌匾和条幅。由于售价低廉,且形式又十分奇特,这些独特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 虽然这些书法作品的原料价格低廉,但制作起来相当困难。王相告诉记者,如果用毛笔来书写书法作品,可以一挥而...
“逸品”是中国古代论画品藻中耳熟能详的美学专用术语,因时代之变动与论说之歧异,令人对逸品概念的认识偏向模糊。笔者从运动角度出发,将其分为“虚静之逸”与“旷放之逸”,并对其呈现的图式进行探析。
《君山度曲图》描绘在深山幽壑之中,桐荫茂密,枫叶正红,碧水如镜,时值深秋季节,有一人手持长笛坐在岩石上,面对青山楚水,悠闲地吹奏着。其构图浑厚醇朴,山林苍润,峰峦起伏,秋光绮丽,意境幽美。画面笔墨苍劲,着色古雅,属作者粗放一路的风格,是沈周中年时的佳作。
重磅拍品云集苏富比春拍会           2007/8/2
徐悲鸿大型油画匿迹10年现身有望创造成交新纪录 苏富比香港将于4月7日至10日,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2007年春季拍卖会。将有逾1200件珍贵中国艺术品、珠宝及手表上拍,总估价逾9.3亿港元。   徐悲鸿油画有望创新纪录   承接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佳绩,本次拍卖会将继续受到各界关注。这次中国现代和当代拍品总件   数为180,拍卖总估价为1.28亿港元至1.5亿港元。   本季拍卖...
首都博物馆藏品:吴伟的渔父图轴。
杨修品     杨修品  清代  唐县  淡香斋诗文集       2007/7/23
杨修品字拾阶,好淡香,清唐县人。清宣宗道光时诸生。著有《淡香斋诗文集》一卷(钞本),载《中州艺文录》卷二十八。
张品良,生于1959年5月湖南浏阳。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传播学。主要研究成果 《电视研究》、《当代传播》、《新闻界》、《生产力研究》、《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全国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6篇,有十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讲史、品史者之短长及其匡正     讲史  品史  短长  匡正       2010/7/7
多的讲史者、品史者乃至侃史者,有的是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历史学家,有的是中国历史的热烈爱好者,有的是原本从事其他领域教学和研究的“闯入者”,他们从学经历和讲史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多元风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彩,但瑕疵亦与生俱来。
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是欧美民众所熟知的一位英语戏剧大师,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界贡献最大的代表.该文章从其生平与戏剧之路、文学成就及风格,以及其崇尚人权和反战的政治立场三个方面,对这位伟大的荒诞派戏剧巨匠进行了研究。
品颇,副教授,老挝籍老师,早年曾留学法国,先在老挝驻越南大使馆工作,之后又到苏联做老挝语专家多年,1999年来广西民族学院老挝语专业任教,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经贸老挝语》、《老挝历史》、《老挝民俗》、《老挝语口语》等。主要的著作有《老挝风情概览》,《经贸老挝语》、翻译作品有《羊脂球》、《茶花女》等。在我校任教期间,曾获得“校级优秀外籍教师”称号、广西金绣球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等。
现如今这个年头,身边的领导、朋友出书的众多。但真正让我从内心感觉值得一读的,倒只有郝树声的小说。因为作家水平的高低,吾只认为显示在讲故事的方式中,而我所认识的郝树声是擅长讲故事的。
世新大学新闻系陈品皓助理教授。学术专长:新闻英文、研究方法、政治传播。
为庆祝哈罗德•品特投身戏剧创作50周年,品特研究会将于2007年4月12至15日,在英国利兹大学英语学院举行主题为“艺术家和公民”的高规格国际学术研讨会。1957年5月,只用了“4镑6便士的预算”,品特首部戏剧《一间屋》搬上了舞台,地点是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一个经过改装的壁球场,导演是品特的终身朋友亨利•吴尔夫。近50年后的今天,品特早已功成名就,奖获不计其数,尤其是2005年...
文学报2006年12月22日讯:自从《三国演义》成书以来,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读者。近日,漓江出版社推出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历史学家丘振声为读者全面《品读三国》的新作。这本书以150篇精短凝练的学术随笔系统地揭开了《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前后近千年的神秘面纱,揭开了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中的真相,精到点评了《三国演义》一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影响与传播,书中的不少论题与观点填补了《三国演义》研究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