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地质学 院士相关记录199条 . 查询时间(0.278 秒)
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研究员的邀请,2011年1月10日,著名前寒武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翟明国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前寒武纪地质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优先领域》的精彩学术报告。翟院士首先介绍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性、国际研究热点与重点领域,并以华北克拉通为例介绍了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成就与进展。接着,他从前寒武纪陆壳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煤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起,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21日20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星学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10年10月31日18时5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
针对施雅风院士新提出的壶穴之“负球状风化”说,笔者特撰文与施老商榷。笔者认为:壶穴的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水流侵蚀的结果,在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发现的壶穴是第四纪冰川融水侵蚀的标志。近年来观察到的格陵兰冰上湖泊的突然排泄为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壶穴成因争论的本质是中国东部是否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建议第四纪学界关注...
第25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于2010年9月6日至10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在8日晚的会议上,大会按照惯例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王淀佐教授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旨在奖励在世界范围内为矿物加工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2010年4月14-19日,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副校长V.T.特拉菲莫夫院士和该校地质系矿床教研室主任V.I.斯塔拉斯金院士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胡瑞忠研究员邀请,对地球化学所进行了访问。胡瑞忠向两位专家介绍了地球化学所的基本情况,并就双方的合作前景交换了意见。V.I.斯塔拉斯金院士在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成矿的基本规律”学术报告,系统总结了不同地质时期成矿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卡...
2010年3月10日上午,在湖北大厦举行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孙殿卿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隆重纪念孙殿卿院士百年诞辰。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10月19-22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大会。此次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主办,西南大学、重庆动物学会和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中科院水生所陈宜瑜院士、曹文宣院士、何舜平研究员、余育和研究员、缪炜研究员、朱晓鸣副研究员等参加了大会。
张伯声先生创立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作为我国地质学界一个著名学派座其科学思想体系中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方面总结8个论点,即系统论,两点论,相对论,转换论,综合论,综合论,波动论,波动论,斜切论和统一论,并认为核学说的思想已远远超越了地学界,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自然科学思想派别乃至哲学流派。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遵仪,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弥曼院士,应邀于12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作了题为“中国的鲤形目化石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学的意义”的阿特迪演讲。她在近一小时的报告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鲤形目化石的地理和地史分布,并通过与东南亚、中亚以及北美同期的鲤形目化石的对比,阐述了它们的分类、系统发育、演化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学的意义。
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地震深钻计划即将启动,科学家们在映秀—北川以及都江堰—安县的断裂带上设定了4个钻井位置,期望通过这项地震深钻计划,从千米以下的地壳探知地震的机制,捕捉余震的信息。昨日(2008年10月9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传来最新消息:即将实施的第一个钻井已于日前完成工程招标,计划于本月25日在都江堰虹口地区进行“首钻”,这是继江苏东海5公里深井长期观测站之后,我国第二个深孔长期地...
2008年2月21日~3月6日,应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冯夏庭研究员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 A. Hudso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2月29日下午,J A. Hudson教授在武汉岩土所学术报告厅为广大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作题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中的未解难题”的学术报告,近百名学者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学会-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