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 基因工程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基因工程 DNA相关记录362条 . 查询时间(0.222 秒)
【突破:科学家证实了人类细胞内的一种新的DNA结构】科学家首次发现活细胞中从未出现过新的DNA结构。在活细胞中被描述为DNA“扭曲的结”证实了我们复杂的遗传密码是用比双螺旋结构更复杂的对称设计的,这些分子变异的形成影响了我们的生物学功能。
胚胎干细胞(ESC)具有非常高的异质性,在胚胎干细胞群体中不同的子群具有不同的细胞状态,并在基因表达、转录因子调控及表观遗传修饰方面均表现出广泛的差异。异质的DNA甲基化在平衡ESCs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之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细胞间DNA甲基化异质性的研究对于理解胚胎干细胞生物学问题十分重要。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复杂组织中细胞间甲基化异质性的有力工具,但怎样分析并解释单细胞间的甲基化...
2018年4月10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朱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oles of the CSE1L-mediated nuclear import pathway in epigenetic silencing”。该研究发现CSE1L作为细胞中经典入核转运途径中的重要蛋白,是维持部分甲基化基因沉默所必需的,并进一步揭示细胞入核转运途径可以通过选择性地转运特定靶蛋白入核来维持特定基因沉默的生物...
荷兰科学家解开DNA谜团     荷兰科学家  DNA谜团       2018/4/4
据荷兰国家新闻台报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解开了一个生物谜题:我们的基因是如何被包裹装在细胞中的?人体有数十亿个细胞,如果将人类每个细胞中DNA链完全展开,大约有2米长。之前科学家已经知道是凝聚蛋白将DNA包装成了微型包裹,而今荷兰专家却可以解释并亲眼看到凝聚蛋白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它们是通过将DNA扣合在一起成环状而保持在一起。
十多年来,由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的缠绕在一起的 DNA 长链)带来的谜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如今,一个团队最终破解了这个谜题。 这个谜题集中在不编码蛋白质但在很多动物中保持相同的 DNA 序列。通过删除其中一些“超保守元素”,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序列能微调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进而指导大脑发育。
为有效获得蚜茧蜂基因组DNA,并保留其虫体做形态鉴定。本文对常规试剂盒提取方法(柱离心法)进行改进,采用穿刺法提取7种蚜茧蜂的基因组DNA,同时以研磨法提取4种常见蚜茧蜂成虫基因组DNA做对照,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产量,并通过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扩增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穿刺法能从单头蚜茧蜂中提取DNA而不影响形态鉴定。该方法提取的DNA产物产量在29~55 ng/μL,提取物的O...
第八届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NA Damage Response & Human Disease, isDDRHD-2017)将于2017年10月27-29日在深圳大学召开。DNA损伤应答与人类疾病国际研讨会(isDDRHD)是由许兴智教授和Zhao-Qi Wang院士于2010年共同发起,旨在为DNA修复领域的中国学者与国际主...
A new study describes how head-on collisions between protein machines on chromosomes can disrupt DNA replication and boost the rate of gene mutations that help bacteria survive hostile environments, r...
2017年2月24日,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与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开展联合研究,揭示了灵长类动物早期着床前胚胎发育中的DNA再甲基化过程,并表明DNA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时空特异性表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潜在机制,为重新认识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的DNA甲基化重编程事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和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团队找到一种新方法,以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作为“条形码”,能快速测出不同纳米粒子处于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助于基因靶向疗法在体内的精确定位。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探讨血清S-腺苷甲硫氨酸(SAM)/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比值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 B1重复序列DNA甲基化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36只饲养4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对照组、高蛋氨酸组、叶酸+VitB12干预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不同饮食;另取健康4周龄雄鼠(SPF级C57BL/6J) 12只作为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