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复合材料 石墨烯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0.199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刘志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高鹏等合作,提出了一种纳米柱辅助的范德华外延方法,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国际上首次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异构外延”出连续平整的准单晶氮化镓(GaN)薄膜,并制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
2021年6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化学学院)博士后20余人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参观学习和交流。BGI工会主席、综合事务部刘新磊副部长热情接待了北大化学学院博士后一行,市场运营部孟艳芳部长陪同参观了BGI展厅、国家级石墨烯质量检测平台、各研究部及其相关实验室,并介绍了BGI的基本情况、产业布局、研发团队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等。随后,BGI院长刘忠...
金属原子插层对SiC基外延石墨烯的形貌与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有望实现该复合材料在生物检测与生物器件方面的推广应用。如何确定石墨烯层下金属原子的精细结构及排列方式是了解石墨烯插层及性能性能改性的关键。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多重限域的一步可控合成掺杂方法,制备了对稀土离子具有高分离选择性的氮掺杂纳孔石墨烯膜(专利申请号:CN 202010861481.0)。研究人员在吸附了苯丙氨酸的氧化石墨烯膜的二维层间空间限域生长层状锌类水滑石,从而构建类水滑石/苯丙氨酸/氧化石墨烯三明治型复合材料。由于锌类水滑石层间夹层可以作为密闭反应器,通过限域燃烧,可将苯丙...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多重限域的一步可控合成掺杂方法,制备了对稀土离子具有高分离选择性的氮掺杂纳孔石墨烯膜(专利申请号:CN 202010861481.0)。研究人员在吸附了苯丙氨酸的氧化石墨烯膜的二维层间空间限域生长层状锌类水滑石,从而构建类水滑石/苯丙氨酸/氧化石墨烯三明治型复合材料。由于锌类水滑石层间夹层可以作为密闭反应器,通过限域燃烧,可将苯丙...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王振洋研究员课题组实现了宏观厚度石墨烯晶体膜大面积制备,在超高储能密度超级电容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采用激光诱导加工法,将聚酰亚胺前驱体直接原位转化为石墨烯晶体膜;针对其直接用作储能电极时所面临的体积效应技术瓶颈,通过优化前驱体的分子构型和热敏感性,大幅增加了激光与聚合物薄膜的作用深度,进而实现了多孔石墨烯晶体膜的宏观厚度制备;以此作为电极构筑的超级电容器,在储...
石墨烯与金属的交互作用及性能调控是实现该复合材料在生物检测与生物器件方面应用的关键技术。金属插层对SiC基外延石墨烯的形貌与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而如何理解石墨烯层之下二维受限金属原子层的特性及其演变规律是掌握石墨烯/金属复合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导电导热性、大比表面积、良好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能量储存、电子器件、传感材料、催化剂、防腐涂料等领域展现出了极为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目前,石墨烯的应用主要采用复合材料的途径进行性能的提升,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电化学法。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鑫恒团队结合电化学等技术发展了石墨烯复合...
近日,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鲍华教授与美国普渡大学Xiulin Ruan 教授研究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no Energy》上共同发表他们在运用机器学习揭示纳米多孔石墨烯导热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Genetic algorithm-driven discovery of unexpected therm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by disorder》(遗传算法驱...
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多功能石墨烯基薄膜材料,显示出卓越的功能特性,但石墨烯基薄膜材料应变低、韧性不足,不能承受反复折叠,严重制约了其在柔性可弯折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一共性难题,湖南大学王建锋教授课题组运用仿生的手段,创新石墨烯基薄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发明了一种新型技术,制备出大变形、耐折叠、耐揉搓多功能石墨烯基薄膜;其变形达到了35%,断裂功达到了50 MJ/m3;反复折叠10000次后,各...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由第14族元素构成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亲”)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因为它们具有成为拓扑绝缘体的潜力。近日,日本科学家首次让纯理论性的铅基二维蜂窝状材料铅烯(plumbene)成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涂料与粘合剂余海斌团队针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在破损后加速金属基体腐蚀这一隐患,采用氮化硼纳米点(BNNDs)作为商业化石墨烯的分散剂,利用其原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能实现其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图1)。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的BNNDs通常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如羧基和羟基)。这些亲水基团可以在水中进行电离,赋予BNNDs优异的溶解性。BNNDs被认为是单层或半层...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涂料与粘合剂团队针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破损后会加速金属基体腐蚀这一隐患,分别采用生物质呋喃环氧单体通过DA反应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封装(如图1,FmG的制备),实现了石墨烯/环氧涂层的长效防腐。而且,由于存在活性链段,FmG可有效提高与环氧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改善涂层致密性,并极大地增强氧气或水蒸气等物质透过涂层的“迷宫”效应,延缓涂层的失效。电化学测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和玲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密胺树脂/石墨烯量子点复合微球新型白光发光材料,通过密胺树脂阳离子聚合物与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聚集,实现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性能的有效调控,制备具有高发光效率、可调发光颜色和良好光、热稳定性的高效固态白光发光材料。制备所得系列白光微球具有均一的粒径(2.0 ± 0.08 μm),其发光CIE色坐标可在(0.28, 0.28)至(0.33, 0.32)范围内...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于平课题组与李刚课题组合作,实现了在原子尺度调控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s)边界态(Zigzag edge state)的新方法。2018年8月15日,该成果以“Edge State Engineering of Graphene Nanoribbons”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no Letters》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为期刊封面。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