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光学工程 铅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222 秒)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建国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周歧发教授团队合作,在KNN基无铅压电材料制备微型超声器件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Ultrasound-induced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for potential reti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pplication” 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克利研究员团队受邀发表了题为“Charge-Carrier Dynamics of Lead-Free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的专论文章。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对半导体发光、光电转化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年,该团队首次在国际上采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Bi基钙钛矿纳米晶的发光动力学,发现缺陷态对载流子存在超快...
近日,在“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的资助下,东南大学国际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研究院暨江苏省“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提出了“氟代改性”这一分子铁电体的理性设计策略。课题组以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为主要团队成员,由青年教授游雨蒙的独立指导。团队研究成果以“Fluorinated 2D lead iodide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氟代二维碘化铅钙钛矿铁电...
2019年4月30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唐江教授、牛广达副研究员关于非铅钙钛矿X射线成像的研究成果,该论文题为“Heteroepitaxial passivation of Cs2AgBiBr6 wafers with suppressed ionic migration for X-ray imaging”。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杨波、博士生潘伟程、巫皓...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左如忠教授团队和台湾新竹同步辐射光源中心詹丁山教授合作,成功地从原子尺度上阐明了无铅铁材料(Na,K)NbO3(NKN)中点缺陷的局域结构,发现并证实了一种弯曲的三聚复合缺陷新结构,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特殊缺陷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电学性能的影响,并在国际著名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Nature Index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左如忠教授及其科研团队,通过组成调制并引入局域随机场来提高反铁电-铁电相变的驱动电场,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类线性极化响应的(1-x)(Bi0.5Na0.5)TiO3-xNaNbO3(BNT-NN)新型无铅弛豫反铁电陶瓷材料,在获得优异储能效率h~85%的同时,成功地在块体陶瓷材料中实现迄今文献报道最高的放电储能密度值W~7.02 J/cm3,突破了W和h往往严重...
近日,应世界著名出版公司Springer Nature(斯普林格自然)的邀请,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家刚教授撰写了题为《Advances in Lead-Fre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的全英文专著(ISBN 978-981-10-8997-8),吴家刚为唯一署名作者,四川大学作为唯一署名单位。该书共分九个章节,共计522页,是国际上第一本系统介绍无铅压电材料结构、性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样,在光电子器件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它的“眼睛”——光电探测器。近日,我所韩克利研究员团队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一种基于非铅钙钛矿的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在二维非铅钙钛矿动力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物理化学快报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独特的光电性质,已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铅基二维有机-无机钙钛矿已被广泛用于制备发光二极管...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王健教授与谢心澄院士、冯济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海文研究员、武汉国家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合肥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田明亮研究员、郗传英博士等人合作,通过使用铅的条状非公度相作为铅膜和硅衬底的界面,用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宏观面积的、塞曼保护的新型二维超导体。系统的低温强磁场实验表明,该体系的超导电性可存在于超过40特斯拉的平行强磁场...
近年来,铅基卤素钙钛矿单晶由于其高的吸光系数、长的载流子迁移距离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展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但是铅基钙钛矿材料的铅毒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发展非铅钙钛矿晶体材料并组装光电功能器件成为相关领域当前的紧迫研究。
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费泓涵教授课题组致力于研究阳离子型无机骨架的构建和基于阴离子的应用。近日,该课题组采用有机羧酸盐作为阴离子结构导向剂,实现了两例具有三维阳离子型卤化铅骨架的无机晶格材料。此前已报道为数不多的开式三维卤化铅结构均呈现阴离子型,因此构建这类阳离子型的多孔卤化铅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并富有挑战性。其中,具有扭曲八面体配位环境的PbII中心对这两例材料的合成和宽谱白光发射性能均起到了至关重...
研究了如何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锆钛酸铅(Pb(Zrx,Ti1-x)O3,PZT)薄膜,并对该薄膜的进行了表征测试。根据分子式设计了溶液的成分及配比,配制溶液后旋涂于钛(Ti)及铂/钛(Pt/Ti)基底上。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热处理温度和不同退火温度的PZT薄膜的形貌、成分进行了表征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开发了可用于测试PZT薄膜材料特性...
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分离富集方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浊点萃取法对水样中痕量铅的富集效果,其中,浊点萃取法水样用量少、富集因子大、操作简便,故选取浊点萃取法对环境水样中的铅进行富集。采用浊点萃取-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采自北京市通惠河水样中的痕量铅。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8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3%~4.5%(n=6),加标回收率为93%~108%,样品...
报道了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中国本土获得的普通人群原位人体活体骨铅数据,发表了中国大陆普通居民的胫骨和根骨活体骨铅浓度及其研究结果。采用Pb的K系谱线进行了原位活体分析人胫骨和根骨骨铅含量。普通人群样本中所测骨铅含量加权平均值在0.4~22.7 μg·(g骨矿物质)-1之间,不确定度在7.0~12.5 μg·(g骨矿物质)-1之间,平均最小检出限20.3 μg·(g骨矿物质)-1。在污染调查区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