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放射医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统计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基础医学 医药相关记录312条 . 查询时间(0.111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Ralf Jauch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人工进化重编程转录因子的筛选平台,以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生成。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可为再生医学提供充足细胞来源,在研究与医疗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重编程的诱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alf Jauch 课题组将蛋白质工程和细胞重编程结合,设计并筛选出功能增强的、可加速体细胞重编程的蛋白因子。
为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及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基层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7月28日至7月29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基层医药教育专委会学术年会暨全科医学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举行。此次全科医学国际研讨会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基层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心联合举行。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对具有国际水平且符合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课程进专...
2018年5月20日,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杨宝峰院士的倡导下,由国内外从事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社会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大健康教育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医药生物技术公司、企业、协会(学会)等自愿组成的开放式协作组—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在广西医科大学召开了中国整合医学生物医药论坛暨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陈志南...
2018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姚红杰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在线发表了题为PCGF5 is required for neural differenti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工作揭示了多梳蛋白PCGF5调控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表观遗传修饰在维...
泛素化是指泛素(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在一系列特殊的酶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泛素化在蛋白质的定位、代谢、功能、调节和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转移等几乎一切生命活动的调控。泛素化与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作为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泛素化成为研究、开发新药物的新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姚红杰研究员课题组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赐忠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DNA methyl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mouse chemical iPSCs have closer epigenetic features to mESCs tha...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研究员冯立强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生物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钟南山团队博士张翊玲合作,提出了一种利用腺病毒载体结核疫苗抑制过敏性哮喘的新策略。过敏性哮喘影响全球8%-16%人口,症状为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当前治疗策略依赖于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但均为对症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哮喘发作。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极其复...
近日,由瞿佳、金子兵领衔的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团队在针对早发型儿童高度近视(更少环境因素作用)的研究中,发现了早发型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同时发现引起儿童高度近视新生突变概率与患儿父母的生育年龄正相关。这种基因的发现为当今不少婚育比较晚的男性提了个醒。“我们通过大量采集样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父母双方在完全没有携带高度近视基因的前提下,如果生育时父亲的年纪超过35岁,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发生高度近视的概率会增...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Defined,serum/feeder-free conditions for expansion and drug screening of primary 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为题,发表在Oncotarget上,研究揭示了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促进B型急性...
唐俊明,男,1974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武汉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曾主持教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现主持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0年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项,省卫生厅项目1项。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7篇。在国际知名的心血管研究杂志发...
赵万红,男,1970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和心血管药理研究以及新药临床前药理毒理评价。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主持各类课题10项,参与国家、省级课题多项。作为第二申请人,申请1.1类化学新药PHPB国际国内专利1项,这是我国在抗老年痴呆研究领域的重要发明。参与平喘药JMY、抗中风药BG、抗痛经药四物汤、降糖药HC、生化软胶囊等9种药物的主要药效及毒理研究。参编教材《新药研究与评价》及...
张秋芳,女,1973年10月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药师。十堰市药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医药学院学报》编委。近五年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 收录4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校级项目10项;在研项目经费13余万元。主要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
郭鄂平,男,1962年8月出生,教授。近五年来主持教(科)研项目4项,其中主持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丹酚酸B抗血吸虫病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十堰市外来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对策研究”)、院级教科研课题2项(“鄂西北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防治对策研究”、“人体寄生虫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探讨”);指导学生科研课题1项(“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及浸泡时间对旋毛虫囊包的影响”)。主持鉴定的“迈氏唇鞭毛...
李蓓,女,1976年出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感染的致病机制、调控网络、蛋白相互作用及疫苗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负责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hoP/Q调控鼠疫耶尔森氏菌胞内寄生能力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布鲁氏菌疫苗靶标的筛选与验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布鲁氏菌比较基因组与疫苗研究”的研究。负责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布鲁氏菌新亚单位疫苗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