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训诂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066 秒)
训诂通义理”指运用训诂方法对经典文献进行释义解读,从而深入阐发经典中的义理思想的学术路径。它根植于“小学”的历史传统,通过乾嘉之学的积极阐扬,成为中国训诂学的核心理念。戴震强调“故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钱大昕指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训诂之外者也”,都是对这一传统的经典表述。道咸以降,这一传统开始面临内在困境;20世纪以来,随着训诂学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其在中...
浙江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训诂学考试大纲。
浙江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训诂学考试大纲。
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训诂学考试大纲。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文学院2014年博士入学考试文字训诂学试题。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文学院2013年博士入学考试文字训诂学试题。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文学院2012年博士入学考试文字训诂学试题。
“文字、声韵训诂是古代汉语最为古老的学术研究内容之一,积累了丰厚的研究遗产。”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日前在第十二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上表示。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全国8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长春,围绕古代汉语语法、词汇训诂、语音文字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训诂术语“对/散”“对言/散言”“浑/析”。
简析训诂术语“犹”     简析  训诂  术语    乌兰       2013/11/25
简析训诂术语“犹”。
关于训诂学在现代学术中的定位问题,30年来有三种互相补充但方向不同的意见:一是作为文献学工具学科的应用训诂学,二是进入语言学领域的训诂学,三是向解释学发展的训诂学。而事实上,训诂学在现代的发展可以从应用的角度,也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可以是语言学,也可以从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等其他学科发展,这是训诂材料的综合性带来的特性,无需把多元的角度对立起来,关键是不要忘记继承,不要用错了资料,背离了科学。这样才...
撑肠文字三千卷 试手清凉又一篇——《王念孙之训诂学研究》述评。
《书经集传》是蔡沈对《尚书》所作的注释。受宋代语言学变革的影响,蔡沈在其师朱熹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吸取汉唐训诂学与宋代义理学之长,继承了朱熹说《书》的基本体例和宗旨,疑古创新、融会贯通,在训诂实践上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是《尚书》古注中影响最大的注本,在《尚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训诂学价值。其训诂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多样,释义方式科学,择善存异、不主一家,将汉...
2010年11月16日下午,应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之邀 ,本中心汪少华教授 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文史楼三楼作题为“训诂中的考古成果利用”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所长杨端志教授主持报告会。
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于11月5日至8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召开。本中心汪少华教授出席会议,宣读论文“《周礼正义》点校商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