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秦汉文学 魏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中国古代文学史 士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26 秒)
蓝士英,1971年生,江苏灌云人,苏州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
王士祥,1974年生,河南延津人。2000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16年被评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学名师、...
蓝士英(1971—),江苏灌云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魏晋时期是我国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人民在思想言论上也就有更大的自由,从而使这一时期成为了我国古代史上少有的思想自由解放时期。魏晋士人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人们在精神上超越了儒教传统的束缚,在《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
王维“辋川诗”之《竹里馆》,意境清远、形象鲜明、语言自然精炼,以王士祯“神韵说”的三个层面对其加以品读,我们更能体会作品“兴会神到,天人圆融”之美,同时可以更为透彻地理解“神韵说”的精髓要义。
春秋战国时期三种士的形象       春秋战国  逆时  隐逸  顺时       2009/11/3
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乱世,出现了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人,即逆时之士、隐逸之士与顺时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逆时之士不满于现实,不愿与世沉浮,他们固守着自己的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隐逸之士虽然对现实不满,但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超然物外,或游于精神世界,或躬耕于田园;顺时之士与此二者恰恰相反,他们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磊块,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又一似杨家风子。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做弄得栖栖如此。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目录] 序 /1 引论:关于文学史研究现代化的思考/ 1 第一章 游士的失落与经师的文学/23 汉武时代士人精神的嬗变 / 25 司马迁心态矛盾的构成与作用/ 35 汉儒章句之学与经学化文学批评/46 由出土文献看秦汉俗文学 / 65 《楚辞章句》与文学释读模式 / 84 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风/17 第...
《晚唐士风与诗风》           2007/11/28
《晚唐士风与诗风》 作者: 赵荣蔚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1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唐士人的生存方式,凄凉心态以及功名观念为切入点,重点考察了晚唐士风与诗风的关系及其发展衍变历程,探讨各个时期士风对诗风变化的具体影响,从而揭示晚唐诗歌发展的清晰轨迹及其诗风流变的文化内涵。是一本研究晚唐诗歌的力作。 本书目录 第一章 中兴梦断,士气消沉 第二章 幽冷之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