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水位相关记录72条 . 查询时间(0.203 秒)
河道水位是洪水预报的关键变量,也是地表水资源供给能力的晴雨表。河道水位一般通过水文站实测,但由于全球水文站网密度稀疏,流域内存在大量的无河道水位观测断面,成为全流域精准防洪和水资源管理的硬件短板。测高卫星观测的水位数据可以覆盖全河道,这有力地提高了水位数据的空间代表能力。然而测高卫星要么空间分辨率太粗糙,无法识别小于80米的窄河道的水位;要么回访周期太长,无法探测河宽的关键时间变化节点。因此如何获...
目前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1%,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干旱指数逐年上升,全球干旱面积仍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水资源匮乏是限制这些区域发展的瓶颈,揭示区域水分循环和耗散的机制是研究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由植物引起的地下水蒸散发(ETg)是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ET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计ETg对于进一步研究河岸林生态系统水平衡、揭示荒漠河岸林水分运动机制、合理利用地下水...
近日,黄河宁蒙测区头道拐水文站利用临近开河有利时机,在测验断面搭建、调试完成冰期自计水位观测平台,由此黄河宁蒙测区7个水文站全部实现冰期水位在线观测目标。
干旱区降水稀少、地表水匮乏,但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条件下,地下水与包气带土壤水分联系紧密,并不同程度参与植被蒸散发过程,植被部分甚至完全依赖地下水生存。地下水蒸散发(Groundwater evapotranspiration,ETg,含通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消耗的地下水量)是地下水浅埋环境中垂向水文循环的重要组分,是干旱区地下水最主要的自然排泄方式(>70%)。准确估算ET...
2023年1月29日22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6.99米,再次跌破7米,是去年9月以来第4次跌至7米以下。
2022年9月23日6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7.10米,刷新鄱阳湖有纪录以来历史最低水位
2022年6月1日以来,辽河流域共发生9次强降雨过程,累积降雨量45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3成,其中辽河干流433毫米、大小凌河439毫米、浑河太子河462毫米,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5.6成、4.9成、2.5成,辽河干流累积降雨量列196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第2位。受降雨影响,辽河发生2022年第1号洪水,辽河干支流有17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辽河干流通江口、辽中河段及支流绕阳河、招苏台...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针对水利部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中涉及到的鄂尔多斯市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大问题,积极采取行动,制定七项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地下水位监管力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旗树林召、达旗白泥井、乌审旗查干苏莫区、鄂前旗敖镇水源地、鄂前旗三段地5个超采区纳入水利部通报,5个超采区地下水位2021年第三季度水位平均下降了2.32米、第四季度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1.14米。
近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自工程通水至2020年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城区地下水压采量超30亿立方米,农村地区地下水压采也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研究员团队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生态系统实验站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近9年日观测数据,利用经验动态模型(Empirical dynamics modeling)系统研究了三峡水库水位波动与香溪河库湾藻类水华动态关系,探索水库藻类水华控制新方法。
2021年9月1日20时,松花江干流富锦站水位60.29米,低于警戒水位0.01米,至此松花江嫩江干流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青藏高原湖泊众多,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内陆区大多数湖泊自90年代末出现显著扩张,但高原南部湖泊出现一定的萎缩。湖泊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地处偏远、气候环境恶劣,青藏高原内陆区系统的湖泊水文气象观测资料较少,限制了人们对湖泊水文过程的认识。在多年连续观测的基础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类延斌副研究员与其合作者,通过能量平衡方法(...
2021年7月2日15时,黑龙江上游干流、中游卡伦山江段已退至警戒水位以下,中游长发屯、胜利屯至中兴镇江段水位超警0.05~1.33米,洪峰正通过乌云江段,预计同江至抚远江段将陆续超警。此外,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12条河流超警0.17~3.82米。
沉水植物是维持浅水湖泊清水稳态以及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生物类群.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造成湖泊水文情势的明显改变,对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和演替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选取2个水位波动幅度与2个波动频率(逐渐改变水位),以恒定水位作为对照,研究湿地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的生物量及地上和地下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对水位波动的响应.结...
近年来,受全球变化及高强度人为干扰的影响,湿地退化严重(洞庭湖湿地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水位持续降低和浅水洼地减少),导致洞庭湖湿地沉水植物大面积消亡.深入研究洞庭湖低水位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对指导沉水植物恢复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典型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模拟野外沉水植物主要分布区域浅水洼地水文环境,设置4个水位梯度(25、50、75、100 cm),探讨竹叶眼子菜(Potamoge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