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大气物理学 LASG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57 秒)
2020年12月23日,第三届LASG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大气物理研究所顺利举行。学术论坛(中、英双语)旨在加强实验室师生交流,分享最新科研成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次论坛主要方向包括: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天气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和气候可预报性。大气所党委书记陆日宇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孙鹏宇老师、LASG实验室主任肖子牛研究员、副主任段晚锁研究员、副主任谢正辉研...
2020年12月24-2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成立三十五周年暨2020年度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2020年10月22日-2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办的“第十八届气候系统模式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LASG主任肖子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并致辞。肖子牛对各位线下线上的专家和学生的到会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气候系统模式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利器,与各单位同行专家一起,研讨和交流中国自己的数值模式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是LASG气候...
2019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LASG 2019年度工作报告,以及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和合作等情况,讨论了实验室在2020年的工作重点和应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的思路和策略等议题。
2019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LASG 2019年度工作报告,以及实验室对外开放、交流和合作等情况,讨论了实验室在2020年的工作重点和应对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的思路和策略等议题。
2019年4月25日,由LASG研究生分会组织的“Python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学术沙龙在大气所3号楼12层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的Kalli Furtado博士为大家作了题为“Using Python in Geophysical Applications”的讲座。学术沙龙由LASG张丽霞副研究员主持。Kalli Furtado博士的讲座采用理论介绍和上机操作相...
2017年11月3日-4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办的“第十五届气候系统模式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与气候系统模式基础研究、模式开发、模式应用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80多名专家和学生出席了本次盛会。为加强从事气候模式研究的青年人才培养,推动我国的气候模式研究人才积累,研讨会还启动了青年学者会议资助计划,全额资助京外地区青年学者或研究生...
2015年8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与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地球模拟中心基金会(ICES)签署合作协议。
2014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听取和审议2014年度LASG工作总结,讨论2015年LASG评估的准备工作进展以及代表性成果的凝练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3年度学术年会于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碧水大厦召开。开幕式由LASG副主任谢正辉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资环生物处处长任小波首先讲话,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已取得的成就,并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随后,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朱江讲话,欢迎来自各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各位专家,以网络流行语称...
2012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201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IAP科研楼101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听取和审议2012年度LASG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及LASG开放课题的管理和执行情况,讨论LASG评估前需要加强的研究领域以及如何优化研究队伍,促进LASG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LASG气候模拟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于2012年12月25日在LASG学术年会开幕上举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NSCC)主任刘光明教授、IAP/LASG主任陆日宇研究员共同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2012年11月24日-25日,“第十一届LASG气候系统模式研讨会”在珠海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资环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交流和讨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SAMIL3,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上,成功进行了全球12.5公里和6公里分辨率万核计算规模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AMIL3具有优越的并行计算性能和并行I/O性能。这是我国当前见诸报道的首次利用三维大气环流模式AGCM成功进行的万核测试实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