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Ag-NORS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95 秒)
牡丹染色体的Ag-NORs和Giemsa C带的研究。
摘要本文叙述和比较了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的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两者有下列相同 方面:2n=26(6+7)、除No.3为SM外,其余诸对概为M,次缢痕和Ag-NORs位于6q,并都表现出 异形现象,No.1长臂有长度异形,但所增染色体片断不呈现C-带正染,C-带正染主要是在各 对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另外No.2短臂近着丝区域亦为正染。这些表明二者之间有很大的核 带型同源性。但是二者间...
黄鳝染色体Ag-NORs多态性的研究     黄鳝  Ag-NORs  C带  多态性       2008/2/2
摘要采用PHA活体处理直接制片,对黄鳝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C-带及Ag-NORs等相继系列研究 。结果发现,黄鳝的染色体Ag-NORs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的数目多态、分布多态和形态多 态现象。11尾被检测个体中,多态特征可分为4种类型。位于第3或第7号染色体臂内的次缢 痕是Ag-NORs所在的区域,该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结构异染色质,即Ag-NORs与C-带强阳性呈现 严的同步对应。本文根据实...
摘要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 采用常规制片法和一步银染色技术,首次报道了无蹼壁虎、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虑的NORs,并用α-巯基乙醇短期培养无蹼壁虎的骨髓细胞,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3种壁虎都仅显示一对NORs,也未见有融合现象。其中无蹼壁虎的NORs位于第18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区,而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分别位于第19对和第14对上。另外,我们从C带分析中发现,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的NORs位点均为结构异染色...
高原的鼠兔耐低氧、血管脆性大,是研究高山生理、运动医学及老年医学的良好动物模型。同时,鼠兔对药物敏感,繁殖力强,在医学遗传学研究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日本鼠兔(O. h y perborea)、美洲鼠兔(O. perinceps)和阿富汗鼠兔(O. ref escens)的核型已有报道[11],但未作带型分析。1984年,Kimura等报道了阿富汗鼠兔的染色体G. C带图形Lis)。本文报道中国达乌...
两种黄山野生石龙子核型及Ag-NORs的比较研究
湖蛙的染色体组性和Ag-NORs研究1)     湖蛙  核型  Ag-NORs       2008/1/16
我们采用改进的空气干燥法和Ag-NORs显带技术,分析了分布于新疆的湖蛙(Rana ridibunda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减数分裂及Ag-NOR。结果表明,湖蛙体细胞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26,由5对大型的染色体和8对小型的染色体组成。雌、雄个体间为发现异型性染色体的存在。Ag-NORs定位于第10对染色体长臂上的次缢痕处。在本次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湖蛙除在伊犁外,博乐、乌鲁木齐市郊也...
本文报道了云南产大头蛙(Rana kuh1ii)的核型,其2n=22(20M+2ST), NF=42;除No.11外,其余各对均显示着丝点C-带;一对Ag-NORs和SC位于10q。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染色体。
本文首次报道了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的染色体组型及Ag-NORs,其核型模式可表达为2n=36=14M+2T+20m, ZW型性决定,Z和W分别为中及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该结果与游蛇属种类的核型有较大差异,从而旁证了将温泉蛇从游蛇属中分出的观点。仅一对NORNo.9染色体长臂并与其次溢痕位置相当,该NOR与锦蛇属种类一致而与游蛇类不同。根据染色体特征,认为温泉蛇在游蛇亚科...
本文研究了红鳍鲅、青稍红鲅、蒙古红鲅、翘嘴红鲅、CAN条、团头鲂和长春鳊等7种鲅亚科鱼类的银染带。结果表明,在中期分裂相中各自的A g-NORs数在4-8个之间。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已发表的鲤科银染资料,得出多数中国鲤科鱼类的Ag-NORs数为4位于两对sm染色体短臂端部。鲅亚科鱼在进化过程中NORs数目有增加的趋势。
采用Giemas染色、C-带、Ag-NORs、荧光染色和复制带显带的技术对黄颡鱼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颡鱼只有部分的染色体呈现阳性C-带, 可分为三类, 其中NORs区是染色最深、染色面积最大的区域, 为深染居间C-带。其Ag-NORs位于m5q末端。CMA3染色显示 NORs区呈现出明亮的荧光。中复制染色体上着丝粒区、端粒区和居间区浅染。发现核仁缢痕、深染居间C-带、Ag-NORs、C...
本文分析了锯缘摄龟和齿缘摄龟的核型与Ag-NORs,结果:2FKn均为52,核型模式9+5+12。但锯缘摄龟AN=78, 其NOR位于A组No.4的长臂上,而齿缘摄龟AN=76,NOR位于A组的No.7的长臂。作者对这两种摄龟核型的结构特点和NOR位置差异的细胞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G[2]G[-2]
以骨髓细胞为材料研究赤链蛇的染色体,结果表明该物种2n=46,由8对大型的和15对微小的染色体组成,AF=50.性染色体的大小介于3号和4号之间,为ZW型;8对大型染色体均显示着丝粒C带,1-6号还显示浅染端粒C带.W染色体为整条C带阳性;该物种一对NOR位于7号染色体近着丝粒区.不同地理分布群赤链蛇核型可能经历过Z与W染色体不等交换。
本文对长臂猿属(Hylobates)有4个亚属,其中白眉长臂猿(H.hoolock)2n=38和白氟长臂猿(H.leucogenys)2n=52的染色体C带和Ag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长臂猿的C带核型中除多数染色休有着丝点C带外,一些染色体上还出现插入C带和着丝点C带弱化或减少现象;白眉长臂猿有全异染色质臂;白颊长臂猿有较多的端位C带.白眉长臂猿有两个Ag-NORs,而白颊长臂猿...
利用骨髓细胞蒸汽固定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研究了分布于河南新乡的花背蟾蜍(Bufo raddei)的核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河南产花背蟾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条,核型公式为2n=22(20m+2sm),全部为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NF=44.Ag-NORs具有多态现象.C-带核型显示22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正染,No.1染色体近着丝粒处有不恒定插入型C-带,No.4染色体具有恒定近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