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细胞结构与形态学 细胞生理学 细胞进化学 细胞免疫学 细胞病理学 细胞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细胞生物学 院士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0.611 秒)
王晓东(Xiaodong Wang),美国国籍,生物学家。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年获得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库什(Gurdev S.Khush)植物遗传学家。印度国籍。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首席育种家、遗传育种和生物化学系主任。生于印度旁遮普(Punjab)。1957年获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他是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史竹兵研究员,史竹兵博士实验室结合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探究包括黏连蛋白在内参与调控染色体折叠和基因表达的大分子机器的三维结构与功能基础,重点关注这些大分子机器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从而解决细胞生物学中的基本问题。染色体组织的失调和基因转录的异常是发育障碍疾病以及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也将为相关疾病发生机理的阐明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团队在Cell Reports《细胞报道》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NF138 inhibits late inflammatory gene transcription through degradation of SMARCC1 of the SWI/SNF complex”(E3泛素连接酶RNF1...
2022年12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团队在Science Signaling《科学信号》在线发表了题为“Degradation of HDAC10 by autophagy promotes IRF3-mediated antivi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自噬系统降解HDAC10促进了IRF3介导的抗病毒天...
真核细胞中约1/3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这些蛋白质往往富含二硫键。新生肽链中二硫键的形成过程被称为蛋白质氧化折叠。内质网拥有一整套包括折叠酶和分子伴侣在内的"质量控制"系统为蛋白质氧化折叠提供了保障。此外,内质网腔偏氧化的环境有利于二硫键形成,例如内质网的谷胱甘肽还原电位(EGSH)约为-200 mV,远高于胞浆(约-300 mV)。然而,内质网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和未折叠/错误折叠蛋白异常积累...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RNA上丰度最高的修饰方式,属于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机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挥着关键作用,也给疾病治疗提供了崭新的靶点。然而,m6A在头颈鳞癌中的修饰状态以及作用模式尚不清楚。
2022年5月,英国皇家科学院(The Royal Society)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单,包括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名誉院士(Honorary Fellow),以表彰他们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博士入选本届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冷冻电镜中心隋森芳院士团队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Near atomic structure of the inner ring of th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nuclear pore complex”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近原子分辨率的酵母核孔复合物内环(Inner ring,IR)结构。
12月15日,生物医药研究院邀请了中国海洋大学宋微波院士在呈贡校区实训楼3302室进行了以“纤毛虫学研究进展:一个微观世界的窗口”为题的学术讲座。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到场听取了学术讲座。
为了庆贺杂志创办二十周年,《自然免疫学综述》杂志筛选了过去20年中免疫学20项标志性进展,包括肿瘤免疫、免疫代谢、神经免疫以及宿主-菌群免疫互作等,并邀请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进行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的研究成果成功入围。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陈坚院士团队刘龙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细胞工厂中心代谢网络的动态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Pyruvate-responsive genetic circuit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central metabolism”于9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https://www.nature.com/articl...
2020年8月26日,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时玉舫教授收到欧洲科学院院长Sierd Cloetingh教授发来的贺信,祝贺时教授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教授是干细胞与免疫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国际上最早从事活化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科学家,为干细胞应用、肿瘤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病的药物研发奠定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以免疫学为视角,致力于干细胞与免疫的基础研究与转化...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课题组在《科学》报道,毒性淋巴细胞分泌的颗粒酶A可直接切割和活化Gasdermin B蛋白,诱导靶细胞发生焦亡。这条通路的激活可以显著促进小鼠对肿瘤的免疫清除。
2019年4月20日—22日,著名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副校长韩家淮教授来访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并作了“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和“科学与人生”二场精彩的主题报告。期间,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国庆教授与韩家淮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与我校生物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可能的合作方式。4月21日上午,韩家淮院士在生物楼229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机制”的学术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