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N2O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0.111 秒)
本发明涉及氧化钛担载贵金属催化剂在氧化亚氮分解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剂以TiO2,含其各种晶型及其混合晶型,为载体,VIII族贵金属为活性组分;氧化钛担载贵金属催化剂首次用于N2O分解反应,能够极大的降低氧化亚氮分解的起始反应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满足了N2O分解所需的较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能的要求;能够在较宽的浓度和空速范围内高效催化氧化亚氮转化。本发明催化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
泥炭地储存了全球土壤10-30%的总有机氮和总有机碳,对全球温室气体N2O、CH4和CO2的释放影响重大。自人类世(Anthropocene)以来,北方季节性冻土区泥炭地以地球平均升温速率两倍的速度(每10年0.6°C)升温。升温引起氮矿化速度加快,导致冻土区泥炭地大量非活性氮变为生物可利用态氮,并进入微生物氮循环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永久冻土区泥炭地已经融化并释放大量N2O。...
在全球范围内,泥炭地面积约为4亿公顷,是重要的有机碳和氮库,其碳和氮储量分别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总储量的30%和10%。由于泥炭地碳、氮迁移转化过程中引起大量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产生和排放,因而,泥炭地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被认为是大气N2O的重要非农业源。但是,目前对泥炭地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N2O排放强度的空间变异及其主要控制因素仍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区域或全球尺度泥炭地N2O排放总量的准确...
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因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不仅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气候,还增加了海洋的酸度,使得海洋逐渐酸化。海洋酸化是指海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pH值下降的现象。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各种化学平衡,使许多依赖化学环境稳定性的海洋生物甚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并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意味着海洋也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使得海水的酸性更强。反过来,这将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导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2O气体富集进样系统,包括富集箱,所述富集箱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滤箱,所述滤箱的前表面嵌入滑动安装有滤件,且滤箱的前表面位于滤件的两侧上表面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滤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气件。本实用新型涉及N2O气体处理技术领域,该N2O气体富集进样系统,通过两个凸块向背的一端与腔体板的内部两侧面之间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两个凸块的上表面均垂直转动连接有与定位块相对...
暖湿热带的森林土壤对区域温室气体(GHG)排放有重要贡献。然而,因土壤温室气体受底物和温湿度影响显著,故温室气体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可能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是通常的在排放评估中被忽略。为探明热带雨林地势对重要的土壤温室气体N2O与CH4排放的影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与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典型小流域开展了地势对土壤N2O和CH4影响的研究...
NOW22;3NO3W22;-N或者NOW22;2NO2W22;-N为电子受体,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在不同C/N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脱氮和N2O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当C/N在1.5、3、6.5、10和20变化的过程中,以NOW22;3NO3W22;-N为电子受体时,反硝化速率由8.81×10W22;3 g·(g·h)W22...
农业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N2O的主要排放来源之一。施用高效氮肥(稳定性氮肥和缓/控释肥)能提高作物产量并降低农田N2O排放,但其作用受气候、作物和土壤等多个因素影响。膜下滴灌是广泛应用于我国干旱区的节水高效农业管理措施,然而,施用高效氮肥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清楚。
为系统研究Cu/HZSM-5硅铝比对其各类性能的影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与离子交换法,以硅铝比为27、50、117的HZSM-5为载体,制备负载型N2O催化分解催化剂Cu/HZSM-5和Cu/ZSM-5,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CuO。通过催化剂反应活性评价、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对2种方法制备催化剂活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利用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研究员赵成义率领团队经过6年的膜下滴灌不同管理措施(施肥、覆膜和施用硝化抑制剂)田间试验,证明了覆膜对土壤CO2和N2O排放量的影响机制不同。覆膜可增强自养呼吸强度增加土壤CO2排放量达7-9%,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可减少土壤N2O产出,全生育期土壤N2O排放量可减少19-28%,覆膜下施用硝化抑制剂(Nitrapyrin)可进...
采用Zigzag型煤焦表面模型,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焦异相还原N2O的反应机理。首先分析了Zigzag和Armchair碳基模型的差异本质,然后通过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研究了煤焦异相还原N2O的反应机理,最后对比分析了Zigzag和Armchair两模型计算结果。研究表明,煤焦异相还原N2O的反应包括吸附、还原及脱附3个过程,N2的脱附过程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煤焦异相还原N2O的反应...
基于田间小区试验,利用DNDC模型模拟了水稻控制灌溉下的华东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情况,分析了DNDC模型在该地区以及水稻控制灌溉条件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DND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控制灌溉稻田N2O排放规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9(n=39,p<0.001);同时能较好地模拟控制灌溉稻田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调控及施肥的关系。但模型对土壤脱水程度的响应不够敏感,导致部分峰值出现时间稍...
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每月在黄河下游垦利站采集表层河水,测定其溶解氧化亚氮(N2O)浓度并估算了其水-气交换通量,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每月对表层河水和沉积物进行了受控培养实验以认识其产生过程.结果表明:黄河下游表层河水中溶解N2O浓度范围为11.63~27.23 nmol·L-1,平均值为(16.29±4.23) nmol·L-1.N2O浓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
在温度为30℃±1℃条件下,采用陶粒为填料的序批式CANON反应器,以人工配置无机高氨氮废水为进水,研究不同初始pH值对CANON工艺脱氮效果和N2O释放的影响.试验过程中,控制进水氨氮浓度相同,HRT=5 h,曝气量为6 m3·(m3·h)-1时,调节进水pH值分别为6.64、6.98、7.15、7.88和7.95,研究发现,初始pH值在6.64~7.95之间时,CANON工艺脱氮效果基本保持稳...
以静态箱采集气体和气相色谱分析气体浓度方法,测定分析了青海南部高原积雪期和生长季高寒草甸土壤CO2、CH4和N2O通量. 结果表明在积雪集中期的3月3日和4日,积雪深度为9~10 cm时,土壤CO2通量为1.33 g·(m2·h)-1、N2O通量为0.21 mg·(m2·h)-1、CH4通量为-0.19 mg·(m2·h)-1;在积雪末期的4月30日,积雪深度在8~9 cm时,土壤CO2通量为4....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