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NO2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28 秒)
近日,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光声光谱同时测量大气气溶胶和二氧化氮(NO2)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同时测量气溶胶吸收和NO2浓度的基于443nm激光二极管的差分光声光谱仪”为题在线发表于光声光谱领域知名期刊Photoacoustics上。大气气溶胶、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气溶胶吸收的在线测量仍然是难题之一,光声光谱因其不受光散射影响、探测器不受光波段限制等特点,在测量气溶胶、痕...
研究了中心波长分别为370nm(近紫外)、452nm(蓝光)和660nm(红光)三种无标准具结构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温度波动对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测量NO2 的影响。利用温度10 ℃时的LED灯谱构造NO2 吸收谱,将其他温度下测得的LED谱作为灯谱,以此得到不同温度波动下的NO2 差分光学密度,再拟合NO2 差分吸收截面到差分光学密度,结果发现拟合残差的峰峰值与LED温度波动幅度...
在直射太阳光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S-DOAS)中,通常采用测量期间较干净大气条件下太阳天顶角最小时的测量谱作为参考谱反演整层垂直柱浓度(VCD)。由于参考谱中依然含有未知的NO2吸收结构,因此得到的是VCD的相对值。该文将大气外层高精度太阳夫琅禾费标准光谱与仪器函数卷积后作为参考谱,避免了参考谱中含有NO2的吸收结构引入的误差。通过研究3月7日用此新方法获得的斜柱浓度(SCD)与通常方法获得的差分...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作为一种观测痕量气体成分的地基遥感手段,在反演过程中利用天顶谱扣除了平流层的影响,因而对底层大气的测定较为敏锐。采用地基被动MAX-DOAS在2011年7月5日—8月1日对北极新奥尔松地区的NO2柱浓度进行观测。观测期间4个离轴观测角的NO2差分斜柱浓度(DSCDs)结果显示,NO2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底部。观测期间新奥尔松地区NO2的平均混合比为1.023E1...
基于扫描长程差分吸收光谱(DOAS)系统于2007年8月27日~9月4日期间对北京市郊区进行了大气污染物HONONO2等垂直廓线的连续监测,详细探讨了HONO, NO2和HONO/ NO2比值的垂直分布特征,重点研究了HONO的形成途径。结果显示HONONO2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HONO浓度梯度下降的更加剧烈;HONO/NO2比值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在地面及近地面NO2与水汽的...
将荧光光谱和光声光谱两种互补的探测技术结合起来,从辐射和无辐射跃迁两个方面,分析了532 nm激光作用下,NO2分子的激发和弛豫过程。发现NO2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将跃迁至第一激发电子态,当样品气压较低时,受激NO2分子除辐射荧光外,可通过快速的内能转移过程实现在几个振转能级的再布居;随样品气压的升高,分子间碰撞加剧,受激NO2分子通过分子间的碰撞,实现在多个振转能级的再布居。激光布居能级的荧光辐射...
介绍了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对流层NO2的方法。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扣除太阳夫琅和费结构及Ring效应的影响,拟合得到了大气中NO2的差分斜柱浓度dSCD,结合不同观测方向的测量结果分析得到了对流层大气中NO2的差分斜柱浓度(ΔSCD),结合辐射传输模型SCIATRAN计算得到了大气质量因子(AMF),并进一步计算得到了对流层NO2的垂直柱浓度(VCD)信息...
研究了一种用地基天顶光-天空光光谱数据反演大气NO2倾斜柱体密度的有效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同一方位不同倾角(10°~85°)下的倾斜柱体密度(在0.5~11×1016 molecule·cm-2范围),以及同一倾角不同方位的NO2倾斜柱体密度(1016~1017molecule·cm-2量级)。结果与实际大气状况有很好的相关性。不同方位及倾角的NO2倾斜柱体密度不同,体现出角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
提出了将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DOAS系统用于空气中NO2、O3和SO2的监测,并对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测器的偏置、暗电流、噪声和线性以及光谱仪的的光谱分辨率和杂散光进行了测试.在2006年3月合肥郊区用该系统对NO2、O3和SO2进行了连续观测,测量结果与购买的商用仪器DOAS2000(美国热电公司)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敏、简单易操作、并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非常适用于NO2...
Absolute total cross sections (TCSs) for electron scattering on nitrogen dioxide (NO2) molecules and on water-vapour (H2O) were measured at energies ranging from 3 to 370 eV and 0.5 to 370 eV, respect...
We present an experiment with nitrogen dioxide (NO2) detection with the use of cavity enhanced spectroscopy. The pulsed blue diode laser working at 414 nm as a light source was applied. The cavity was...
The structure and sensing properties of a novel resistive NO2 sensor based on n-type InP epitaxial layers have been presented. The studies of sensor resistance changes due to adsorbed gas NO2 under ex...
The paper deals with investigations concerning the coefficient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of selected metalphthalocyanine layers, viz. CuPc, NiPc, PbPc, FePc and CoPc by means of optical spectroscopy. Th...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s an optical technique that is capable of monitoring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cesses. It is sensitive to detect small changes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in a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