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能源系统工程 院士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483 秒)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给了我们启发。光合作用的本质是能量固定的过程。以人工方法实现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有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酶催化等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正朝着不断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前进。
陈勇,男,汉族,1957年6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于1993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工系工学博士学位,专攻能源与环境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我国著名能源动力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学术带头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系林宗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21日9时30分于西安不幸逝世,享年87岁。
2017年7月13日上午,应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邀请,南非两院院士、比勒陀利亚大学夏小华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An Activity Report of CNES—the Centre of New Energy Systems at the University of Pretoria”的学术报告。信息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中,夏小华教授概述其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2016年1月21日下午,“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之“院士论坛”讲座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A503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红光为大家做了题为“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许建国主持报告会,三十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其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万华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这是天津大学的第14位院士,也是此次增选的54名新院士中,唯一一位来自天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
自从30年前的能源危机发生以来全世界能源领域一直都在关注未来能源发展的走向和策略,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能源建设追求的目标。2003年8月接连发生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为当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模式进一步提出警示和要求,因而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推动力越来越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