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作物遗传学 FISH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13 秒)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using probes based on oligonucleotides (oligo-FISH) is a useful tool for chromosome identification and karyotype analysis. Here we developed two oligo-FISH probes th...
为了筛选着丝粒探针, 在棉花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中标记染色体着丝粒区域, 以便于构建棉花粗线期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图谱. 在棉花遗传连锁图上选择尽可能接近着丝粒区的单拷贝的分子标记, 以海岛棉pima 90-53的BAC文库为素材, 采用两维筛库法从该文库中筛选BAC克隆, 然后用BAC-FISH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检测. 用10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的SSR引物BNL3563筛选到一个BAC克隆150D24,...
利用FISH技术, 对自交不亲和基因MLPK与SSP在甘蓝有丝分裂前中期染色体、减数分裂早粗线期染色体以及伸长DNA纤维等3种分辨率水平的靶DNA载体上进行物理定位。结果表明, 在有丝分裂前中期, MLPK探针信号位于一对近中着丝粒同源染色体的短臂中部, 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53.41±3.16;SSP探针信号位于一对具有随体的近端着丝粒同源染色体的长臂端部, 距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78.36±...
摘要利用顺序基因组-重复序列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1个来自中3不育系和普通小麦恢75杂种后代稳定株系H96276-2的染色体组成进行了分析。以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基因组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H96276-2的体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包括20对小麦染色体和1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易位片段位于1对小麦染色体的端部。进而用重复序列探...
摘要利用粗线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了水稻广陆矮四号(Oryza,sativa ssp.indica cv.-Guangluai No.4)的端粒序列。粗线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大多数染色体的末端都有端粒串联重复,但信号的强度在不同染色体上是不同的。伸展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端粒最长的线状信号长度为6.55 m, 最短的为1.82 &...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以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为探针, 对波兰小麦(Triticum polonicum L.)和矮兰麦(T. turgidum L. cv. Ailanmai)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高秆波兰小麦(T. polonicum L. High)和矮兰麦的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位点高度一致, 都显示4个45S rDNA和6个5S rDNA基因位点; 矮...
分别以水稻1号染色体上混合标记的8个紧密连锁的RFLP(平均约1.7kb)和5号染色体的BAC克隆44B4(137kb),以及12号染色体单个RFLPRG397(约1.5kb)为探针,在水稻染色体上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RFLP混合标记杂交的检出率为27%,大大高于单个RFLP的检出率(7%)。其检出率虽然低于BAC克隆44B4(60%),但它具有程序简单易行的特点,使基因原位...
采用栽培稻遗传图第 4连锁群中与抗稻瘿蚊基因,Gm- 6和 Gm- 2等位的 RFL P标记 RG2 14和 RZ5 6 9筛选出来的两个 BAC克隆为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两个BAC克隆的大小分别为 5 0 kb和86 kb,在 Cot- 1DNA封阻的情况下它们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长臂 ,与着丝粒百分距为72 .33± 4.40、77.10± 2 .40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