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土壤学 沙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修复土壤的生物菌剂拌沙搅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底部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底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密封挡板与外壳通过液压杆连接,所述搅拌仓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杆,搅拌杆在搅拌仓内的水平方向移动,可以同时对较多的土壤进行修复,并且搅拌杆的前端为45°倾斜设置,可以将土...
草地沙化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难题,目前中国90%的可利用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草地沙化形成裸斑,裸斑表土极易遭受风蚀,导致彼此相连形成片状或带状流沙,从而加剧草地沙化进程。因此,草地沙化裸斑植被恢复是逆转草地沙化的关键环节。而植被自然恢复是一种低成本的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方法,随着植被覆盖的减少,沙化裸斑从周围植被获取种子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壤种子库在退化沙质草地植被自然恢复中的作用凸显。然而,草地沙...
草地沙化已成为全球性生态难题,目前中国90%的可利用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草地沙化形成裸斑,裸斑表土极易遭受风蚀,导致彼此相连形成片状或带状流沙,从而加剧草地沙化进程。因此,草地沙化裸斑植被恢复是逆转草地沙化的关键环节。而植被自然恢复是一种低成本的植被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方法,随着植被覆盖的减少,沙化裸斑从周围植被获取种子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壤种子库在退化沙质草地植被自然恢复中的作用凸显。然而,草地沙...
【目的】 苏北黄河故道带低肥力沙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研究控释尿素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和稻米营养品质与口感的影响,为该地区水稻优质生产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中熟中粳水稻品种‘苏秀867’为材料,在苏北黄河故道带低地力沙性土壤上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全部基施 (BC) 与控释肥和尿素复混基施+穗肥施用尿素 (BC+PU) 2种施肥方式;副区为3种...
为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与水动力学参数及侵蚀产沙间的关系,选取沟宽、沟深、宽深比等作为细沟形态参数,在放水流量8、12、16、20 L·min-1和坡度32°条件下,对红土和塿土工程堆积体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1)两种堆积体坡面细沟沟宽、沟深在前24 min均发育迅速;随放水流量增大,沟宽和沟深均呈增大趋势,红土沟宽均值(较8 L·min-1)分别增加0.8%、19.3%、27...
[目的] 研究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2013—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每年按照当地农民施肥量在小麦和玉米季分别施用N 225 kg/hm2、P2O5 86 kg/hm2和K2O 113 kg/hm2(CK)基础上,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15 t/hm2(W1)、30 t/hm2(W2)和45 t/hm2(W3),共...
揭示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冻融特征及其对风蚀的影响,为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气象资料和土壤观测数据,结合含水量变化规律,以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为研究对象,沙土为对照,探究2种土壤冻结层形成差异、冻融过程及积雪消融特点。[结果] 由于含水量的差异,复配土壤与沙冻结层形成特点具有差异,沙地表层通常会形成土壤干层,从表层之下冻结,而复配土壤的冻结层在地表形成;...
目前关于道路侵蚀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土质路浮土侵蚀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且浮土侵蚀由于浮土颗粒的特殊性质,与农地、撂荒地及道路侵蚀等有较大区别.因此,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土质路浮土侵蚀规律.结果表明:1大坡度、大雨强时产流起始时间随浮土厚度的增大差异较小,并与雨强、坡度呈显著线性关系,坡度2°时产流时间较其他坡度滞后36.23%~52.57%,随雨强增大,产流起始时间可缩短...
上海九段沙是长江口的新生岛洲,目前处于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阶段。为了探讨登岛褐家鼠的挖掘活动对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与土壤水盐的影响,我们调查了褐家鼠洞穴区的植物盖度、密度、高度、重要值、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表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等与对照区的差异;同时,通过调查褐家鼠洞穴与潮沟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探讨了褐家鼠的栖息地选择策略。结果表明:在单一芦苇群落中,洞穴区芦苇的高度和盖度显著低于对照;在...
荒漠生物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数据的缺乏,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2011—2012年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时期建植的人工植被固沙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演替阶段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CO2、CH4和N2O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 结皮类型、恢复时间及二者与采样时间的互作显著影响CO2通量;恢复时间、结皮类型与采样时...
2012年8月10日,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非洲荒漠化国家防治沙漠化技术合作与沙产业开发专家咨询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 会议旨在针对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将开展的工作进行讨论交流。新疆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董平、副处长王颖、甘肃治沙研究所所长刘世增等参加会议。新疆生地所副所长雷加强主持会议。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桥沟流域为原型观测流域,利用流域内的水文站网、不同地貌单元大型径流场等观测设施,定量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沙特征,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地貌单元产沙机制。结果表明,侵蚀模数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加—峰值—减小”的涨落变化过程。在坡面尺度,侵蚀产沙主要与径流深有关,径流剪切力可以较好地描述其侵蚀产沙关系,输沙率随径流剪切力的增加而增加,而流域尺度的侵蚀产沙不仅与...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是由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西安理工大学的40多位科研人员、历时3年联合完成的重点项目。9月4日,陕西省科技厅在榆林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项科技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审查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汇报并进行现场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丰富,理论充分,技术先进,具有原创性和重要的推广价值,达到了同类...
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为对象,研究了施肥对科尔沁沙质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肥和氮磷肥混施均改变了群落物种组成、群落中的优势种以及植物的科属结构,显著增加了群落植被高度和盖度,其中施氮肥和氮磷肥混施比对照的植被高度均提高了64.5 和66.8cm,植被盖度分别提高17.1% 和18.1%。2)施磷肥对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3)施氮肥和氮磷肥混施均显著减小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