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学基础学科 水产增殖学 水产养殖学 水产饲料学 水产保护学 捕捞学 水产品藏与加工 水产工程学 水产资源学 水产经济学 水产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产学 pH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8 秒)
为探究坛紫菜雌配子体单性生殖过程的细胞二倍化机制。本研究基于坛紫菜雌性配子体的转录组信息,克隆和分析了坛紫菜的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PhMAD2)基因(Ph-mad2),同时对其在坛紫菜单性生殖发生过程中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中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坛紫菜Ph-mad2基因的cDNA的完整开放阅读框为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3.8 ku。从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可知...
本文评价了不同pH水平和昼夜变化幅度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I设4个pH水平:6.6(P1)、7.6(P2)、8.6(P3)和9.6(P4),以温室养殖池塘内的平均pH水平(8.2)为对照(P0);实验II设3个pH昼夜变化幅度:7.5~8.2(PV1)、7.5~9.5(PV2)和7.5~10.0(PV3),以养殖池塘的平均pH昼夜变化幅度(7.5~8.7)为对照(PV0...
采用静态毒理学实验方法,分析了2种规格缢蛏(小规格SSc和大规格LSc)在pH和碳酸盐碱度(CA)急性胁迫条件下的存活率,Na +/K+-ATPase(NKA)活性以及血淋巴的吞噬能力。结果显示,当CA浓度为2.5 mmol/L、pH值为7.5~9.5时,2种规格缢蛏的存活率均接近100%;当pH值大于9.5时,2种规格缢蛏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当CA浓度为0~44.58 mmol/L、pH值为9....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V-ATPase c亚基基因,命名为FcVHA-c基因,检测该基因在高pH胁迫下的基因应答,并采用RNAi技术验证其功能。基因分析表明,FcVHA-c基因cDNA全长为2128 bp,开放阅读框483 bp,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6 kD,理论等电点7.82,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
采用pH调节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壳中影响虾壳红变的β虾青蛋白进行分离回收,以蛋白质回收率、纯度和二级结构含量为分离特性参数,以1.0为pH变化梯度,研究pH调节法从虾壳中提取β虾青蛋白的规律。结果显示,pH调节法的回收率为47.5%,所得蛋白质纯度为78.23%、分子量为45 000 Da。该蛋白质在pH 3.0和11.0时有最大溶解度,分别为60.5%和5...
以若夫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营养方式(自养、混养、异养),不同的氮源、磷(P)质量浓度和pH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夫小球藻在混合营养方式下藻体质量浓度及油脂质量分数明显高于自养与异养方式,以蔗糖为碳源的混合营养方式下若夫小球藻总脂质量浓度最高(3.14 g•L-1),分别是自养和异养的4.6和5.0倍。以尿素为氮源...
文章对三亚湾近10年的海水酸碱度(pH)数据分析发现,三亚湾的pH变化范围表层为8.01~8.23,底层为8.01~8.24,平均为8.14。2001年后三亚湾水体pH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年平均的8.30。以上下降到8.07,下降了0.2,大于全球平均海水酸化速度。从pH垂直分布来看,出现4种类型:1)上层pH小,下层pH大;2)上层和下层pH大,中层pH小;3)上层和下层pH小,中层pH大;4...
以若夫小球藻(Chlorella zofingiensi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营养方式(自养、混养、异养),不同的氮源、磷(P)质量浓度和pH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夫小球藻在混合营养方式下藻体质量浓度及油脂质量分数明显高于自养与异养方式,以蔗糖为碳源的混合营养方式下若夫小球藻总脂质量浓度最高(3.14 g•L-1),分别是自养和异养的4.6和5.0倍。以尿素为氮源...
为探讨盐度、pH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实验的方法,在水温22±0.2℃条件下,将受精卵在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不同pH(5.5、6.0、6.5、7.0、7.5、8.0、8.5、9.0和9.5)下孵化,观察比较其孵化率HR(%)、畸形率DR(%)以及对初孵仔鱼活力和仔鱼培育周期的影响。并在上述设定条...
文章对三亚湾近10年的海水酸碱度(pH)数据分析发现,三亚湾的pH变化范围表层为8.01~8.23,底层为8.01~8.24,平均为8.14。2001年后三亚湾水体pH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年平均的8.30。以上下降到8.07,下降了0.2,大于全球平均海水酸化速度。从pH垂直分布来看,出现4种类型:1)上层pH小,下层pH大;2)上层和下层pH大,中层pH小;3)上层和下层pH小,中层pH大;4...
研究了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HSP90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分别将中国对虾暴露于pH 7.0、9.0的水体中148h和不同氨氮浓度的水体中96h,结果表明,pH(7.0,9.0)胁迫条件下中国对虾鳃、肌肉和血细胞HSP90基因表达均上调,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对两种pH胁迫差异明显:pH 7.0胁迫条件下,HSP90基因...
该试验运用SKW-3微量呼吸仪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进行测定,研究了温度、盐度、pH对卵形鲳鲹幼鱼离体鳃组织耗氧量和单位呼吸面积耗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和单位呼吸面积的耗氧量均随着温度、盐度、pH的上升而逐渐增高,在水温27 ℃、盐度28和pH 8.5时,离体鳃组织的耗氧量达到最大值;在水温27 ℃、盐度23和pH 8...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pH和饵料密度对皱肋文蛤清滤率的影响,旨在为该贝养殖容量、摄食行为和能量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该贝在我国南方海域的健康养殖和推广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皱肋文蛤清滤率随温度(13~33℃)、盐度(13~33)、pH(7~9)和饵料密度(2.5×104~10×104 cell/ml)的变化而呈现峰值变化,各种环境因子对3种规格皱肋文蛤清滤率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pH值会因为鱼类所排放的CO2和硝化反应所产的酸而降低,过低的pH值会对鱼类生长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碱调节pH值对于维持循环水养殖的稳定运行时非常重要的。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具体实验研究较少见。采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对采集于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水样进行滴定实验,得到相应的滴定曲线,与同等条件下滴定的去离子水曲线比较后发现,淡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