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细胞生物学 院士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93 秒)
2022年6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暨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影响因子38.104)发表了题为“m6A demethylase ALKBH5 is required for antibacterial innate defense by intrinsic motivation...
2019年12月4-6日,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皇家学会院士、麦吉尔大学荣休教授张明瑞应邀莅临我院访问。5-6日,张明瑞院士分别与学院领导、相关专业教授座谈,听取医学院发展情况介绍,探讨科研合作事宜。张院士表示,作为汕头人对医学院的迅速发展感到欣慰,愿意为汕医的发展尽一份心力。张院士还以“人工细胞:临床应用和生物医学研究”为题,为师生开讲医学前沿讲座,深入浅出地演绎人工血细胞研究的各个发展阶段,以...
2019年8月23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宿主可以通过调控自身RNA修饰与重塑细胞代谢状态协同抵御病毒感染。这一新发现提出了宿主通过不依赖于天然免疫的方式抵御病毒感染的新机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分子机制,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干预与治疗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
2019年6月18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所曹雪涛院士团队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Interferon-inducible cytoplasmic lncLrrc55-AS promotes antiviral innate responses by strengthening IRF3 phosphory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一种新的细胞质长非编码RNA(lncR...
日前,由中国科学报社、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中科院化学所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科学家与Cell Press”系列活动——细胞出版社2018中国年度论文、年度机构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成果在内的5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入选“Cell 2018年度论文”。曹雪涛院士团队入选成果为“Tumor-Induced Generation of Splenic ...
2019年5月13日,2019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院士和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副主任一起为获得201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单位和科研人员颁奖。曹雪涛院士主持完成的“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经过地方和高校遴选、部门形式审查、学部初评、专家综合评议和公示5个阶段,成功入选。这是曹院士以协和医学院为申报单位的研究成果第二次入选,上一次入选是在2015年。曹...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士Stephen G. Young教授受邀到访我校,在大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主讲了海外名师讲坛。校长颜华出席活动并为Stephen G. Young院士颁发名誉教授证书。副校长朱毅、代谢病医院院长陈莉明、内分泌研究所所长章卫平、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丽莙等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副校长朱毅主持。颜华校长在开讲致辞中高度评价了Stephen G. Young 院士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充分肯定...
2018年7月2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袁钧瑛受聘为南开大学教授,并为南开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校长曹雪涛出席致聘仪式,向袁钧瑛颁发聘书、佩戴校徽。袁钧瑛,分子生物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神经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袁钧瑛教授多年从事细胞凋亡机...
近日,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先后在官网公布新一届院士名单,复旦大学校友、美国耶鲁大学尤金·希金斯细胞生物学教授、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林海帆接连当选,成为新科“两院院士”。林海帆是国际知名的干细胞生物学家,他利用果蝇生殖系干细胞、小鼠胚胎干细胞,生殖系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水螅的干细胞为模型,主要研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此外,他还研究与干细胞恶性增殖相关的生殖细胞发育和肿瘤。林海帆在证明干...
2018年03月29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介绍了该团队在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红细胞样细胞亚群,将其命名为“Ter细胞”,并证明它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促进癌症恶性进展。为此,曹雪涛院士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韩岩梅副教授、刘秋燕教授、侯晋副教授等协同多个专业团队合作攻关,首次发现晚期癌症小鼠脾脏中产生了一...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公布第八批“千人计划”外国专家项目入选人员名单。我校讲座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免疫表型组学中心主任Bernard Malissen教授顺利入选,获得科研经费补助400万、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成为我校首位荣获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的外籍讲座教授。Malissen院士此次入选的项目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为在活体动物水平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验证T细胞应...
2018年2月20日,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IF=15.6)期刊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与李默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oly(ADP-ribose)mediates asymmetric division of mouse oocyte”【Poly(ADP-ribose)介导小鼠卵母细胞的非对称分裂】。
2018年1月24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曹雪涛院士团队题为“Tet2 promotes pathogen infec- tion-induced myelopoiesis through mRNA oxidation”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从表观转录组的角度研究了RNA修饰在天然免疫与炎症中的作用。首次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内DNA羟甲基化酶TET2可将RNA上的5-甲基胞嘧啶(5m...
2017年11月2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陈国强院士应邀来校学术交流,并在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作了题为“肿瘤细胞命运决定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由副校长程芳琴教授主持,相关学科的100多名师生参加。报告会上,陈院士对“化学生物学”这一交叉学科做了清晰简洁的解析,之...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暨医科院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课题组对天然免疫反应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选择性表达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中核定位的碳酸酐酶6B(CA-VI B)促进IL-12表达的新型表观调控机制。相关论文以“Nuclear carbonic an-hydrase 6B associates with PRMT5 to epigenetically prom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