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放射医学 脾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357 秒)
比较150~350 μm和350~560 μm聚乙烯醇(PVA)颗粒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的疗效。 方法 24例使用PVA行PSE手术的患者,根据使用的PVA粒径分将患者分为A(9例,150~350 μm)、B(15例,350~560 μm)2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白细胞、血小板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
评价应用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GSMs- TACE)同步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癌(HCC)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符合入组标准64例HCC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GSMs- TACE联合PSE患者34例,同期单纯行GSMs- TACE患者30例。观察术后4 d、1个月 AF...
观察4种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种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包括血管瘤18例、淋巴管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9例及错构瘤1例,观察4种肿瘤的CT表现特点。
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LCA患者资料,其中9例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腹部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观察临床特征、cT以及MRI表现,并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8例患者表现为脾大,无明显脾功能亢进症状;10例表现为多发的类圆形低密度病变,2例为单发病灶;12例均未见钙化以及包膜。CT扫描7例病灶边界清楚,3例边界...
迷走脾动脉瘤一例     迷走脾动  脉瘤       2012/8/22
迷走脾动脉瘤一例。
探讨血小板抗体变化对脾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疗效预测的价值。方法 2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施行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7 d用FCM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进行6~9年长期随访,按疗效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结果 术前血小板抗体PAIgM、PAIgA两组平均值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均值均较术前...
患者男,54岁。因体检拍摄胸部X线片发现左上腹区巨大蛋壳样钙化就诊。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巨大包块,左肋缘下3 cm,剑突下2 cm,质较硬,表现光滑,无压痛、叩痛,活动度差。辅助检查:X线片提示左上腹区膈下可见一蛋壳样钙化影,大小约11.5 cm×8.6 cm,心肺膈未见异常;X线诊断:左上腹区蛋壳样钙化影,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脾内占位(图1)。超声提示:脾内可见一大小约9.0 cm×8.3 cm...
建立了应用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生物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分析了正常纯系615小鼠和L615白血病小鼠的血、肝和脾中的Fe,Cu和Zn等元素的浓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探讨菲立磁(Feridex)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颈总动脉移植后MRI上肝、脾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30只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进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标记组及未标记组;均经颈总动脉移植MSCs。标记组MSCs以硫酸鱼精蛋白为载体进行Feridex标记,标记后行可行性及安全性检测。移植后对两组进行MR检查,测量肝、脾与肌肉的信号强度比,并取病理标本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 MSCs的Fer...
观察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时肝、脾动脉阻抗指数的特点,探讨其产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分别检测8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16例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及16名正常人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三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组与肝硬化不伴门静脉血栓组比较,门静脉时间平均最大流速(PVTAMV)明显减低(P<0.05),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脾动脉搏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