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斋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49 秒)
“十二部经”是根据三藏的内容分成十二大类。
陕西道教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陕西省道教协会主办的西北地区首家道学专业院校。学院以“注重培养青年道教徒人格、阐释道教义理思想,学修和弘扬道教精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办学宗旨,以塑造承古开新、爱国爱教的现代复合型道教人才为目标,是一所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综合知识普及、道学义理经典研究、戒律科仪实践与丹道功法实修等课程为一体的道教教育机构。
《复斋易说》     复斋易说  赵彦肃       2016/11/17
《复斋易说》。
《复斋易说》(图)     复斋易说  赵彦肃       2016/11/17
《复斋易说》。
朱子《仁说》认为"仁"是天地生物之心而具于人者,仁斋和戴震也认为"仁"即是生生之德,是天道生生之德而具于人者,这是三者仁论相同的地方,即都从生、从天道和人道贯通说仁。但是,朱子以"理"为天地生物之心,"理"与"气"分属形上、形下两个不同层次,而仁斋和戴震则认为"理"是气中之条理,同属形而下,这是三者仁论的不同。朱子和仁斋在各自《仁说》中都主仁之本义为爱,但是,朱子《仁说》以"爱之理"训仁,而仁斋《...
有缺斋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思潮       2010/2/23
有缺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中国现代哲学思潮、欧洲古典哲学、近现代西方哲学、哲学之思的网站。
《地藏菩萨十斋日》是敦煌写本中一类很短小的写本,未入中国历代 经目及大藏,已依疑伪古逸经典而入于《大正新修大藏经》的第85卷。严 格地说,《地藏菩萨十斋日》并不是佛典之中的经律论部分,而只是僧俗 遵从的一种仪范。其内容是讲在每月的十个特定的日子之中,有哪些天神 下界巡检;在何日应念诵哪些佛、菩萨之名,持斋念佛可获不堕何种地狱、 以及免罪多少劫的功德。因而,此经虽小,却在古代社会生...
朱子与仁斋     仁斋  朱子       2008/11/10
伊藤仁斋的古学为其子伊藤东涯所宪章,子孙绵延,古义堂的家学一直传承至明治时代。孔子殁后二五五〇年,孔氏家族倾注了极大热情予以祖述,一直持续到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仁斋自然无法与之比肩,但在日本却是罕有的学问世家[1]。距今三十年前,天理教主中山正善热忱地将伊藤家的藏书捐献给了天理图书馆[2]。
佛教八关斋与中古小说      中古小说  八关斋  佛教       2008/4/14
从宗教仪式角度来考察中古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佛教仪式之一——八关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当某种宗教仪式确立的时候,它只能是某些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原型,且其关系一般说来是属于表层的联结。但是,透过这种表层的联结,却可以看到文学作品的某些深层含义,即它们的核心乃是宗教的某种观念、信仰、情感。 八关斋之源流在佛教诸仪式中,八关斋是起源最早、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远在...
和心斋道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于香港,主要从事道教文化书籍的出版和发行,道家养生术的推广,同时提供命理预测和和风水堪舆等服务。公司以宏扬道教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己任。
杨万里,学者称诚斋先生,生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卒于开禧二年(1206),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南宋著名的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入仕凡三十八年,多有政声。他曾上《千虑策》,震惊朝野,以至朱熹力主晚年致仕在家的他还应该出任官职,云:“只有此老尚可极言,以冀主之一悟。……已作书力劝之。”(1)他为人刚正耿直,不畏权贵,拜抗金名将张浚为师,在朝力排...
在中国的《易》学史上,解《易》分出了“两派六宗”,诚斋先生是其中“史事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四库馆臣写道:“……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机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之,《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在解读六经的过程中,杨万里主要提出和解决了三大问题:一是认为六经所蕴是圣人之意,也就是说,六部经典皆是载“道”之书,是儒家所认为的“道”的外显。他特别指出,阅读儒家六经决不能溺于言词章句之中不可自拔,而必须直接去领悟其“道”:“杨子曰:读书者非言语之谓也,将以贯吾道德之本根,荣吾道德之枝叶也。本根将枯,枝叶将瘁,试取圣贤之书一阅焉,枯者茂瘁者荣。”(25)“道德之本根”,即人之内在的善性;“道德之...
不过,诚斋先生释“无极”并不是他理论兴趣的中心所在,他最关心的是如何由“天道”过渡到“人道”,让社会与人心有所主、行动有所立。故而其云:“太极,气之元;天地,气之辨;阴阳,气之妙;五行,气之显。元故无象,辨则有象;妙故无物,显则有物。人者气之秀也,性者人之太极也,心者人之天地也,动静者人之阴阳也,喜怒哀乐者人之五行也。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万物皆备而已乎。”(34)这是诚斋先生对自然宇宙的生...
执性善之论,人们又如何贯之以践履呢?杨万里认为,立于“诚”的境界是非常重要的。其云:“力行之而不息,固执之而不移,此之谓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立法之至要也。”(40)“意诚”者,人生境界行为皆真实不妄之谓也。在杨万里先生处,真实不妄就是体会到人得自天地之“道”(元气、精气、太极)而生,于是能自觉地以其“道”为人处事,贯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