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炉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47 秒)
申屠炉明,1963年9月生,浙江省桐庐县人。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经学史方面的的研究。
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之一的沙埠青瓷窑址,经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系浙江目前已发掘的两宋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为清晰的窑炉遗迹。
2019年11月25日从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斯木镇俄米村境内发现疑似距今10余万年的打制石器——手斧。据了解,炉霍地处鲜水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宜居之地。在炉霍境内已先后发现距今5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距今1.2万年的新石器遗址,以及贯穿数千年连绵不绝的石棺墓葬群。
201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局联合组成井陉窑考古复查队,自3月13日开始,对分布在井陉县及井陉矿区的井陉窑址进行了全面的实地复查,收获颇丰。对已知的11 处窑址进行踏查。在位于县域中部的井陉矿区冯家沟窑址复查中,除1990 年4月发现的冯家沟村南、村东瓮窑沟窑址遗迹外,又在瓮窑沟南段,原石家庄市园林艺术陶瓷厂拆平的超大面积厂区寻找到地下古窑场的线索。这里原是战国秦汉时期古井陉城的东城外...
凤凰山早期越窑遗址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大善村北的凤凰山东南麓,北边距禁山窑址直线距离不足800米。这里是北部宁绍平原向南部会稽、四明山脉过渡的低山缓丘地带,曹娥江纵贯南北。凤凰山窑址周边的上虞曹娥江中下游地区,不仅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同时也是汉六朝成熟青瓷窑址的最重要分布区,凤凰山窑址群是三国-西晋时期的典型代表,规模大、产量高、质量优,是成熟青瓷发展上的第一个高峰。凤凰山窑址是凤凰山窑址群中的...
唐定陵周围为什么会有500多座窑址,唐代的工匠又为什么要在砖上印自己的手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窑址,又新发现了48座窑炉和大量手印砖,其中部分窑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为修缮遭受火灾的唐定陵需用的砖瓦而开的窑炉。
唐定陵周围为什么会有500多座窑址,唐代的工匠又为什么要在砖上印自己的手印?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考古人员在“唐代最大规模砖瓦窑场”陕西富平桑园窑址,又新发现了48座窑炉和大量手印砖,其中部分窑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为修缮遭受火灾的唐定陵需用的砖瓦而开的窑炉。
在自家农田里耕作时,随便翻动一下土壤就能看到一些带有釉面的小瓷片,这对于陕西富平银钩村附近的农民来说都早已习惯。很多人都知道他们这里有古窑,可在正式的勘探报告出来前,大多人没想到目前这里已探明的古窑址已达318座。
2015年9月21至23日,国内知名矿冶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带领的团队,经连续考察、论证,在桂阳县正和镇、浩塘镇等地发现明代炼锌遗址20余处。这些遗址距今有500多年,里面有大量不同型制的坩埚、炉渣等物,其中双联排冶炼炉遗址、坩埚挡土墙遗址为国内首次发现,对研究古代炼锌厂设置、炼锌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在盛唐时期有瓷都之称的邢台内丘,如今又添新佐证。2012年5月22日记者从邢台内丘有关部门了解到,日前,文物专家对该县一处工地进行历时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后,发现了重要的文化遗迹——隋唐时期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现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2012年4月20日,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斯木乡瓦尔壁村在自来水引水渠挖掘现场掘出多件青铜器和陶器。炉霍县文旅广体局在接到该村村民的报告后,立即组织文物工作人员前往该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初步调查情况和现场拍得的照片资料及时上报甘孜州文物局。为切实保护好现场,州文物局要求炉霍县文旅广体局汇同炉霍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对瓦尔壁村施工现场进行了隔离保护,并及时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取得联系。4月27日,省考古...
记者2012年5月16日从河北省内丘县政府了解到,文物专家对这个县一处工地进行历时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抢救性清理,发现了重要的文化遗迹——隋唐时期6座邢窑窑炉和丰富的瓷片堆积层,现已采集到隋代白瓷碗、带“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标本。
现今收藏界有一种认识,把器型作为古器断代的首要依据,这样的断代思路是不科学的。器型在各朝代之间都有模仿,简单地拿器型作为断代依据,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错误。 若干年前,有位“器型断代论者”与笔者争执一件龙泉炉的年代问题,对方死抱着“器型断代论”不放。那件龙泉窑梅子青釉器物为“穿心炉”,器型似炉,器底部中间有一孔,孔的用途应是作为种花草时排水设计。炉的釉面青翠碧绿,釉层厚而通透,足底磕碰处露白胎...
成都平乐现宋代炼铁炉     成都平乐  宋代  炼铁炉       2010/12/27
近日,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爱媛大学考古系、四川大学考古系、邛崃市文物局组成的中日联合调查组,对平乐镇禹王社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乐冶铁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发现了一座宋代石砌炼铁炉,以及隐藏在地下的古代临邛地区(今邛崃)冶铁工厂。
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德州大屯水库建设工程,更好地做好地下文物保护,按照山东省文化厅南水北调文物工作办公室要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州市文物处、武城县文化局,组成了大屯水库地下文物联合考古工作队,自10月中旬至今,对大屯水库范围内的文物古迹重点区域,进行了细致的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与抢救发掘。考古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工作,克服地下水位高,上层淤积较厚等重重困难,实地勘探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共清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