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士相关记录133条 . 查询时间(0.151 秒)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绵羊遗传与种质创新研究中心、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支持的生物交叉前沿论坛在动科动医大楼报告厅举行。
2023年10月28日,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工程中心李士明教授应邀到访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与指导,并以“活性因子的定量与功能食品的开发”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
2023年2月15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甜椒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立浩研究员来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调研交流,所长李雪峰、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郑井元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陪同,先后深入长沙县种苗繁育基地和企业开展蔬菜种苗繁育技术调研、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与科研人员召开了座谈会。
李士美,男,1981年生,山东菏泽人。双师型教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黄河中下游高效农业碳中和研究院碳评价与交易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自然资源学博士学位。先后荣获山东林业青年科技奖、山东省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林业优秀论文一等奖、青岛农业大学最受欢迎本科任课教师、园林与林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已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高包括森林碳汇在内的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当前,公益林是我国森林碳汇的供给主体。公益林保护政策不仅改变了经营者对森林的利用方式,而且其保护效果也显著影响着我国森林碳汇的供给能力。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对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碳汇价值进行科学、全面、系统地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搜集了全国12个代表...
2021年5月3日,植物学著名期刊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12.1)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农学院作物所宋士勇课题组题为“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OsMFT1 that is impeded by OsFTIP1 promotes drought tolerance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蛋白核质穿梭精细调控水稻干旱应答的新机制,对于探究植物抗旱分子...
王士杰,男,博士,副教授,九三学社成员。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药用植物专业,2011年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先后担任“中药炮制学”、“生物技术制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中药加工与贮藏学”等课程教学工作,现任中药学院教学副院长。
为了明确SH1和Y-1矮化中间砧对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生产上矮化砧的选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分别嫁接在SH1和Y-1中间砧上的长富2号苹果树为材料,比较研究了2种中间砧对富士幼树生长、枝类组成和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H1、Y-1中间砧富士周年生长趋势基本一致,但Y-1春秋梢生长和新梢长度均显著低于SH1,短枝比率显著高于SH1,果实着色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
【目的】 钙是影响苹果果实品质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施氮量影响树体对钙的吸收。探究不同施氮量对果实品质、钙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以期为通过科学施肥改善苹果果实品质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选择5年生盆栽富士 (基砧为组培山定子,中间砧为SH38) 为试材,共设6个施氮水平:0 (N0)、50 (N50)、100 (N100)、200 (N200)、300 (N300) 和400 ...
殷士学,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硝化、反硝化微生物。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参加农业部行业专项《利用有机(类)肥料调控我国土壤微生物区系关键技术研究》;子项目负责人;2011-2015年;主持“973”项目《经济作物抑病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5CB150503;起止年月:2015-2016年;课题负责人。
近日,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陈奕云当选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RAI)。
王永士,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推广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2011 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 年根 1 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 7 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 1 m × 3 m、1.5 m × 3 m、2 m × 3 m、0.75 m × 4 m、1 m × 4 m、1.25 m × 4 m 和 1.5 m × 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 2 年,连续 7 年调查 7 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
在中国富士系苹果的5个主产区,分别选取花期资料系列较长的山东福山(环渤海湾产区)、河南三门峡(黄河故道产区)、甘肃西峰(黄土高原产区)、云南昭通(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新疆阿克苏(新疆产区)作为代表站,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和筛选影响苹果花期的气象要素,构建富士系苹果的花期模拟模型;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分级加权满分率计分评判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并用代表站周边12个站点的物候观测资料对模型进...
刘士哲,男。理学博士,教授。1984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植物生理与逆境分子生物学方向在职博士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蔬菜、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新肥料研制、污水漂浮栽培植物修复技术和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以及农业土壤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生产推广工作。主持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