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养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产养殖学 筛选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421 秒)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塘鳢鱼苗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沙塘鳢鱼苗网箱不同规格筛选分离装置 ,小规格网箱主体套接在大规格网箱主体中,小规格网箱主体和大规格网箱主体上侧通过铁丝挂钩连接杆与铁质横杆连接;小规格网箱主体中的四周面和底侧面铺设第一纱布滤网,大规格网箱主体中的四周面和底侧面铺设第二纱布滤网。小规格网箱主体顶部设有开口 ,小规格网箱主体为开口中空。大规格网箱主体中的四周面和底侧面铺设第二纱布滤网,大...
2021年11月15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姜松、江世贵、周发林等发明的“抗氨氮斑节对虾种系筛选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711458267.5。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氨氮斑节对虾种系筛选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一是氨氮驯化养殖:按照一定的雌雄比例将若干尾斑节对虾投入到养殖池中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按照预定的调整周期对养殖池中的水体氨氮浓度进行波动调整,使斑节对虾在...
罗氏沼虾因其自身的生长优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虾类,为保证其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罗氏沼虾性腺组织转录组测序结果,参考NCBI数据库,选取60个SNP位点,以马来西亚野生群体(MW)为样本采用直接测序技术进行位点多态性检测,得到25个(41.7%)具有二等位基因位点。并对罗氏沼虾上海(SH)、浙江(ZJ)、马来西亚养殖群体(MF)、生长快品系选育群体(BG)及MW群体5...
基于近年来他人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 2011–2013 年2–5 月期间采集的雌性、雄性及雌 雄同体虾夷扇贝进行性别相关 AFLP 分子标记筛选。从雄性和雌性遗传连锁图谱上选取合计 18 对 引物组合,经 3 批次试验,有 8 对引物扩增出性别相关的条带,其中 EbMc、EjMf和 EiMk 重复性 好,有 4 对引物扩增出雌雄同体特异性条带,5对引物扩增出雌性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基于高...
凡隆气单胞菌是泥鳅养殖中容易发生而且致死率较高的病原菌之一。为筛选凡隆气单胞菌 拮抗菌、研发防治此病害的生物制剂,采集泥鳅养殖池底泥样品,通过滤纸抑菌圈法筛选凡隆气 单胞菌拮抗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 用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抑菌物质,电泳检测其分子量。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分 离到 17 株细菌,其中筛选出的拮抗菌 4-...
以本实验室构建的半滑舌鳎BAC文库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有序混合,构建了两步PCR筛选体系;对性别决定相关的sox9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获得阳性单一BAC克隆。利用BAC-FISH技术将此包含sox9基因的BAC克隆定位在半滑舌鳎染色体上。结果显示,sox9基因在雌、雄半滑舌鳎的一对常染色体的长臂上分别存在2个杂交信号位点,信号稳定且特异。研究证实了该文库筛选体系的有效性;首次实现了对性别...
利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HRM),结合非标记探针技术,对中国对虾转录组EST测序序列中的118个候选SNP位点进行了位点多态性检测,获得了39个具有二等位基因多态性的SNP位点,占总候选位点的比例为33.1%。对这些SNP位点在一个48尾中国对虾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0~0.947和0.04...
从患黑痩症的大菱鲆幼体内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株,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大菱鲆致病菌,并经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组织病理学显示,病鱼的肝脏、肾脏、脾脏、肠道及脑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用煎煮法提取11种常用中草药成分,测定该致病菌对中草药的杀菌效果。实验表明,五倍子和白头翁的杀菌效果最好,黄柏、穿心莲次之,当归、党参、杜仲、秦皮、金银花、...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菌在4~42 ℃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
[ 目的] 研究合浦珠母贝微卫星DNA 标记的分离与筛选。[ 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5 个探针, 用磁珠富集法构建合浦珠母贝基 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 并对文库进行筛选、测序与引物多态性筛选。[ 结果] 对500 个克隆进行PCR 筛选, 测序分析发现130 个克隆含有微卫星重复单元。序列比对后最终获得109 个具有特异微卫星序列的阳性克隆, 其中包含179 个微卫星DNA 结构域。基于微卫星两...
 该项目通过养殖对比试验筛选了多种海水鱼品种,最适合和适合浙南海区深水网箱养殖的品种有:美国红鱼、鮸鱼、鲈鱼、真鲷、大黄鱼、黑鲷、斜带髭鲷、双棘黄姑鱼等。课题组在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清江试验场4年共育出鮸鱼苗种100余万尾,解决了鮸鱼人工繁殖和育苗的技术关键。项目引进了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获得成功,3年共育出双棘黄姑鱼苗种53.7万尾。双棘黄姑鱼生长很快,可当年养成商品鱼,为速生型鱼品种,双棘...
通过七年的试验研究,查明了螺旋藻的形态和繁殖方式,为该藻藻种的纯化和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斜面培养、白瓷盘扩大培养、室外大池扩大培养的试验结果,确定了适宜北方的培养条件,提出了一套较好的培养工艺。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筛选出优化的碱土培养基配方,按上述条件日产干粉剂8克/m^2。螺旋藻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具有以示和动物合理的氨基酸组成,所以,螺旋藻是一种有前途的高蛋白质资源,该研究成果有推广...
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小球藻新品种1-2株;将2万平方米螺旋藻养殖池改造成小球藻生产池,减少资金投入;研究廉价培养基配方和连续培养中养分添加模式,产量8-10克/平方米,生产成本5万元/吨;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机械采收,喷雾干燥工艺关键措施。
从太平洋牡蛎微卫星基因标志中筛选适合于鉴别太平洋牡蛎和其它巨蛎品种的基因位点,为我省太平洋牡蛎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技术鉴定依据。分别在省内的连江和漳浦地区筛选并鉴定,得到纯正的太平洋牡蛎样品的亲贝和种苗;引进国际公认的微卫星标志,通过PCR阳性对照试验和基因测序验证其实用性,建立起准确、有效的太平洋牡蛎微卫星基因鉴定标准;在厦门漳浦地区培育获得20亩太平洋牡蛎种苗和纯系亲贝;获得蒸汽辅佐牡蛎撬壳技术中...
本项目首次对海河水系河蟹与长江、辽河水系河蟹进行种群特征比较,筛选出海河水系河蟹地理种群形态判别特征;应用群体选择育种技术筛选培育出适合天津地区养殖的优质河蟹种群,并开展了河蟹数量遗传学研究,测定了海河水系河蟹体重现实遗传力,已获得F2代一龄幼蟹。率先在甲壳动物内分泌领域开展膜片钳研究,首次阐述了河蟹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明确了早熟河蟹形成原因,解决了蟹种培育关键技术难题并应用于生产,获得显著经济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