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 PBMC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及大量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最终促使关节骨质破坏、滑膜组织渐进性损伤[1-2]。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rting enzyme-1, ECE-1)、内皮素-1(endothelin-1,ET-...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否能增强IL-15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CCK-8法检测NCTD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对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15活化的PBMC(IL...
检测药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和CD107a的表达,评价其与迟发型药物变态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集20例药疹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按2×106细胞/孔种植于24孔板,给予致敏药物刺激,培养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染色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69和CD107a分子的表达。 结果 ...
探讨嗜肺军团菌活菌刺激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LR2 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嗜肺军团菌活菌悬液刺激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收集细胞运用RT-PCR方法测定TL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析因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6.06,P<0.05);时间与浓度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39,P<0.05);24 h时,MOI 1、MOI 10刺...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发高水平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中的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患者PBMC,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逆转录PCR 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MAPKERK1/2磷酸化活化程度、IL-6表达和抗ds-DNA抗...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yS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25例SLE患者[(31.40±14.23)岁]和20名女性健康志愿者[(28.20±10.36)岁]的PBMCs,分为2组, 地塞米松(1 μmol/L)组和培养基组(仅含RPMI-1640培养基),分别于培养 0 h、6 h、12 h、24 h 和 72 h 离...
目的: 研究HBV慢性感染患者血清HBV载量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关系.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42例HBV阳性患者及健康献血员10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的刺激下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 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标记方法(terminal deoxyribo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biotinylated dUTP nick-en...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抑制作用与IL-1β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31名健康志愿者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C-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进行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并予以雷公藤甲素处理PBMC,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β的含量。 结果:携带IL-1β-...
主要研究了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协同诱导人PBMC活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主要因子包括IL-2、IL-12、IL-7、猪苓多糖等,对其中关键因子IL-2、IL-12作用T细胞的机制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子对PBMC增殖分化有协同效应,AICL、GLUT3在IL-12诱导人T淋巴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AICL可由IL-12诱导在T淋巴细胞上表达,并发现GLUT3也可在活化T细胞上表...
慢性HCV感染患者PBMC体外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近10年来研究得最为透彻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对DC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刻了解机体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而且可以通过调节DC的功能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移植排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的认识和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已建立并完善了多种培养扩增DC的方法,其中应用粒-巨噬细胞集...
近年的研究表明[1][2],正常人体液及肿瘤患者肿瘤细胞培养上清中存在着可溶性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sTNFR),而sTNFRⅠ和sTNFRⅡ分别来源于TNFR P55和TNFR P75的膜外区域,并保持与TNF结合的特性,在体内能影响调节TNF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我们以往的研究显示肝癌患者血清中的sTNFRⅠ和...
HBV持续感染的机制很复杂,高病毒量所致的外周免疫耐受可能为其原因之一。拉米夫定是近年在国内上市的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在体内或体外均能显著抑制HBV复制。为了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在快速降低HBV DNA量的同时是否会引起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某些免疫指标的改变,我们动态监测了26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rHBcAg刺激诱导培养后其上清中IFN-γ、IL-10...
探讨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mRNA在Ⅰ期和Ⅱ期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模式,并观察IL-2、IFN-γmRNA在手术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8例Ⅰ期和10例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及15例健康人外周血中IL-2、IFN-γ的表达,并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18例肝癌患者中,IL-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