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塑料、橡胶和纤维 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液晶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有机高分子材料 半导体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085 秒)
2023年3月27日,广东省科学院第五届“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暨2023年广州地区“讲科学、秀科普”大赛。广东省科学院选区预赛在黄花岗科技园成功举行。本次大赛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共有来自科学院各院属单位30名选手参赛,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杨涛参加。
显示行业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拔高视觉感官体验阈值的过程,Micro LED凭借其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稳定等特性,逐渐成为未来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然而,现阶段Micro LED 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其中利用巨量转移方式制作Micro-LED显示屏目前仍主要采用侧向结构Micro-LED芯片,但侧向结构在分辨率和发光面积上有所限制。而垂直结构LED器件相比侧向结构LED在亮度及发光均匀性上更...
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最新技术创新为实时监测电生理参数(如ECG、EMG 和 EEG)提供了可能性。电生理电极作为生物世界与信息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将生物组织的离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准确和长期的电生理测量,理想的电极应具备以下特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保形附着、用户友好、长期稳定性和低的皮肤-电极阻抗,以保证信号灵敏度和可靠性。皮肤-电极界面的有关问题已取得很...
近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2021年度公开指南拟立项项目清单,由国星光电、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等九家单位共同申报的“高亮度高对比度全彩Micro-LED 显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功获批,其中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子课题之一“Micro-LED 显示芯片巨...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裴坚课题组与华南理工曹镛院士合作结合本身在有机半导体材料领域内的工作基础,开发了一系列基于有机功能材料的微纳米功能结构,并对如何调控有机半导体分子在微纳米尺寸上的生长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将其应用于构建新型高效率有机半导体微纳米器件及微纳米体相杂化器件。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微电子信息处理的速度迅速发展,但逐步趋向极限。要有所突破,实现光电集成是必由之路。在硅片上实现光电集成从工艺和材料上看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受到以下限制:硅具有间接带隙,只能发射极微弱的红外光,长期以来被认为不适合于光子学应用,特别是不能用作在光子学中起关键作用的光源。1990年多孔硅的室温强可见光发射被发现,使人们看到了硅被应用于光子学光源的可能性。我们组近十年的研究一直...
在国家863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的支持下,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曾一平研究员带领的课题,采用自行研制的HVPE氮化物生长系统,通过在m面蓝宝石上磁控溅射生长薄层的ZnO缓冲层,进而外延生长获得了非极性GaN厚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较低的位错密度,适合开发用于LED、LD等氮化物发光器件的衬底材料,同时对比实验表明,薄层的ZnO对于形成非极性GaN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ZnO缓冲层的m面蓝宝石上只能...
窄直径分布的DWNT高分辨电镜照片双单壁纳米碳管和单壁纳米碳管束拉曼光谱的比较 (内径1.0-1.3 nm,外径1.7-2.0 nm) 双壁纳米碳管由于独特的双层结构,为在纳米器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如根据构成两层单壁纳米碳管的导电性不同,可用作分子导线和记忆功能的分子存贮器等纳米电子器件,并可用作分子轴承、分子马达等纳米机械器件。同时,双壁纳米碳管的双层结构也为研究层间作用力对声子和电子结构的...
双壁纳米碳管由于独特的双层结构,为在纳米器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如根据构成两层单壁纳米碳管的导电性不同,可用作分子导线和记忆功能的分子存贮器等纳米电子器件,并可用作分子轴承、分子马达等纳米机械器件。同时,双壁纳米碳管的双层结构也为研究层间作用力对声子和电子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但是迄今为止,所制备的双壁纳米碳管由于纯度低、无序排列和直径分布较宽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对其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2007/12/13
摘要 稀磁半导体(DMSs)材料同时利用了电子的电荷和自旋属性, 具有优异的磁、磁光、磁电等性能, 在材料科学和未来自旋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近几年来ZnO基稀磁半导体薄膜材料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对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作一评价, 提出解决的思路, 最后对DMSs器件的潜在应用作简单介绍.
摘要 以醋酸铅和硒代硫酸钠作为反应物, 蛋壳薄膜作为生物活性载体, 设计一种在生物活性材料参与下室温原位合成硒化铅纳米团簇的新方法. 利用蛋膜上特定周期性分布的大分子与无机前驱体离子之间的螯合作用和电荷作用, 引导和控制硒化铅微晶在蛋膜载体上的形成、聚集和分布, 成功制得结晶完善且在蛋膜上均匀分布的具有规则形状的硒化铅纳米团簇. 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硒化铅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小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