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光学工程 电子信息相关记录261条 . 查询时间(0.611 秒)
司马朝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ORC)博士,欧盟“玛丽·居里”学者,IEEE高级会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与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先进光学气体传感、平面集成光器件、特种光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
学习工作经历:2009年6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2007年6月~200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2004年4月~2009年4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生;2002年7月~2004年3月,上海上诠光纤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1999年7月~200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激光研究院,硕士生;1995年9月~1999年6月,华中理工...
赵志勇,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晨星岗)。分别于2012年、201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其中2014-2015年获国家公派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联合培养,201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2017-202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20年冬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围绕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机理探...
1980年12月,湖南娄底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激光与太赫兹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副书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办副主任。激光光谱与智能探测课题组长,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双聘教授,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双聘教授。
熊伟,现为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光电信息学院激光系兼职教授,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激光与太赫兹功能实验室主任,国家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熊伟教授在多维度激光微纳制造研究及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解决了现有加工技术在纳米材料生长、组装和三维成型制造等方面多项难以克服的问题,展示了激光技术在微纳制造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前景。近年来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微纳尺度激光3D/4D 打印,纳米功能材...
张兆伟,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激光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红外激光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新型中红外激光器、光学参量振荡器以及频率梳光谱学。在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报告20余次;特邀报告5次(其中包括在激光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CLEO和CLEO Europe);以...
1985年入职华中工学院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现任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型大功率激光器研发中心)、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激光学会理事长、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湖北(武汉)中俄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总体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成果有...
闫志君,副教授、博导。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英国阿斯顿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获优秀海外自费博士留学生奖学金;2014年获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加入华中科技大学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型二氧化硅基波导光栅器件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重点...
2022年3月23日上午九点,国际交流处邱勇副处长一行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就2022年外国专家引智项目向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和研究中心有意向推进国际合作的教授学者进行宣讲。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和研究中心十余位老师参与宣讲会。国际交流处的粟昭明老师详细介绍外国专家项目的三种类别,为老师们提供了多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工作思路。宣讲会中,老师们就各自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具...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非制冷红外探测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与制冷型的红外光子型探测器相比,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能够工作在室温条件,无需消耗额外的成本制冷,因此在性能、体积、重量和功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尽管如此,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上基于红外光的热效应,对温度的变化进行探测,因此其本身对光强之外的信息如光谱和偏振并没有特别的响应手段,需要依赖滤光片和偏振片等附件进行光谱和偏振探测,这就造成了...
为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和招生服务,提高招生质量、维护公平公正,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在《南开大学2022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办法》基础上,制定本实施细则。
细胞的稳态离不开内部多种亚细胞结构的精确分工和协同合作,洞悉细胞内细胞器/蛋白分子的精密运转是一项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需求,为揭示发育、疾病等浩瀚生命现象的微观机制提供重要参考。借助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人们得以实现对亚细胞结构的特异性观测,但因光学衍射极限的存在,成像的分辨率被限制在200纳米左右,这大大阻碍了对其精细结构的进一步探究。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使清晰观测亚细胞结构成为可能,但目前...
谢万峰,男,1979年生,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现为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Journal of ...
李元岳,男,1988年6月生,山东滕州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热电材料;2.电致变色材料。
王淑莹,女,出生于1990年,籍贯山东聊城,副教授。研究领域及方向:微纳米检测技术,光学成像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微机电系统);集成电路工艺中光学邻近效应矫正,光微机电器件,原子力显微镜,光学超分辨成像,生物医学成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